本文已发于公众号:摄影笔(camerastylo),欢迎关注。
《别告诉她》是一部关于文化冲突与家庭情感的电影,同时也绝不仅仅只是一部关于文化冲突与家庭情感的电影。
影片的故事其实并不复杂。与父母一同定居美国的年轻女性 Billie 与长居中国长春的奶奶感情深厚,无奈奶奶被查出身患癌症晚期,早已分散天南海北的 家人们为了奶奶的病情,再次聚首,却心照不宣地决定对奶奶隐瞒病情,甚至组织了一场“虚假”的婚礼讨老人欢心。Billie 虽然不赞同,却也无奈顺从长辈 们的意愿参与了这场“活动”,但她与家人之间价值观的冲突却无法避免地时时彰显出来。而另一方面,她也希望回国寻找自己童年的影子,无奈看到了祖国蓬 勃发展的生机的同时,也看到了它的矛盾与困境。
其实,无论是代际之间的价值冲突或是东西方的文化冲突都不是罕见的电影题材,即使是二者的结合,也有李安经典佳作《喜宴》作为珠玉在前。有所不同的是,两部电影将东西方的时空进行了调转,所映射的价值含义也有了不同的出 发立场。《喜宴》中,主角们从中国来到美国,土生土长的东方人初入西方世界, 所面临的是纯粹的文化与价值冲击。而《别告诉她》则给主角设置了混合东西方背景的复合身份。Billie 幼年在中国度过,少年随父母定居美国,此番再回国 已是操着“西式口音”的“侨客”。回到故土,她面临的不仅仅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冲击,更是对自我身份认同的冲击。影片以东西方文化冲突为母题的同时, 也融入了主体对故土的洞察与自我的追寻。Billie 所渴望寻找的童年埋藏在“老房子”中,却不得不接受拔地而起的高楼覆盖了“老房”,也宣告了童年失落的 结局,对于自我身份的追寻,终究没能实现。更有意思的是,横亘在 Billie 与家人之间的价值冲突,无形中使二者的身份追寻形成了一类镜像关系。当 Billie 试图回到东方寻找失落的纯真,家人却在迫不及待将自己的孩子送出国去,希望在西方社会中实现自我的完善。在回归与逃离的认同冲突之间,个体身份与民族 身份的矛盾图景开始显现。
在影片上映之后,评论中围绕相同的焦点出现了撕裂式的分化观点。一部分 人赞扬片中以长春的地方风貌为代表对中国社会的细腻还原,而另一部分人则因 为影片纪录式的设计怒不可遏,认为其所呈现的现实图景具有丑化国族之嫌,不过是为了满足了西方社会对东方的粗鲁幻想。不同的人对现实的体悟与洞察不 同,对片中现实性的图景呈现无法达成一致倒也情有可原。尤其是影片中所呈现 的国人对“西方”的暧昧试探,若非经历过实在很难判定真实性的来源。初看影 片时,此类场景也让我充满了不适。喋喋不休的宾馆人员对 Billie“美国身份” 的肆意试探,几近要越过了文明的分界。当下我便充满疑问,好奇这一场景是否 有夸大之嫌。然而同去观影的外国朋友肯定地告知我,在中国外国人遇到此类“越 轨”的打探实在是家常便饭。国人似乎永远对他族文化充满了渴求,也从不掩饰 自己“打探”的目光和好奇的话语。此时不妨回想一番影片中对于地貌场景的耐心呈现,那些高耸入云的大楼可以被视为是国族崛起的象征——它以物体的“膨 胀”成为“现代”的符号。但与其同时,镜头扫过它的光辉一面时也毫不留情地 展示了“膨胀”背后充满着的混乱与无序的丑陋图景,再一次印证了“膨胀”的 逻辑。而那些不够分寸的问询何尝不是建立在“主体性膨胀”的基础之上?言语 之间的来回充满了以本族的现代性发展成果抗争长久“称霸”世界的西方体系的 意图与信心,但却因其侵略性的过分体现削弱了文明的评分,降低说服力的同时又令外族产生“露出马脚”的判断,是不是“马脚”不好评说,但一目了然的是从外在图景到内在主体上都呈现出了一类矛盾性。那些影评中的争议,也正是对 此类矛盾性的二次投射。
当然,也可以用文化不通作为挡箭牌解释上述矛盾性的出现,但若如此,便只能读到影片中最浅层的含义,实在可惜。虽然影片一直以“东西方文化冲突” 为宣传母题,但文化冲突也承担了权力冲突的遮羞布一角,如若揭开,便知母题之下方为母题。
由于影片以家庭叙事的方式展开影像,因此大多数的文化冲突都在家庭关系 中呈现,最后再以亲情的方式化解。影片以一场“假”婚礼作为叙事的线索,主 人公奶奶为了这场孙子的婚礼亲力亲为,大到宴请,小到婚纱都要亲临现场“指 导”。但孙子却因生长于日本诸事不通,只好一边忍受着老人家的“恨铁不成钢”, 另一边还要与其他家人费心“演绎”婚礼,最终情绪崩溃在嚎啕大哭中将闹剧推 向高潮。在影片通过“尴尬时刻”的炮制放大家庭中复杂情感的表象之下,是社 会权力的关系在家庭矛盾中得到了一次映照。出身军队的红色背景让奶奶习惯了 “大权在握”的说一不二,而子女后辈们顺从的表面之下却暗藏着以“共谋”方 式“另当一面”的权力真相。与其说子女们的隐瞒与设计是为了帮助奶奶重建主体性,不如说奶奶家中权力的主体性早在这场共谋萌生之时崩落殆尽。其实,早在孙子的婚礼之前,影片已经通过语言的介入让此类权力矛盾的关系有所凸显。陪伴奶奶去医院检查的家人们遇上留英归来的医生,在他迫不及待切换成英语与 Billie 交流的过程中,听不懂英语的奶奶成了全场唯一不明真相的人,在陌生 语言的让渡中真正发生的是权力的让渡。在结尾,当家人们成功化解了“病历危 机”,看似奶奶捍卫住了自己的“权力领地”,一如既往事事顺意地生活,但实 际上却说明了“共谋”的力量终究颠覆了传统的“权威”,奶奶作为一类本土权 力主体的符号隐喻,在“权威”的假想中迎来了失落的结局。
从这个视角出发,看似影片以东方文化的胜利作为东西方冲突的回应,实则 还是暗藏了国族主体性在冲击下遭到颠覆的暗示。一直以来,价值观的冲突在全 球化的影响下催生了民族身份认同危机的产生,如何化解认同危机是夺取主体身 份的关键。无论是高耸的建筑景观还是在言语中不断“彰显国威”的人物,国族 主体自我增势的努力在片中随处可见。而在这背后,无疑是影片对认同危机中国 族焦虑心理的表达尝试。可当片中主动与 Billie 用英语交流的留学医师试图通 过对西方语言的迎合为自我增势,却无形中因对母语的弃用背离了主体性的象征 秩序,弄巧成拙般让渡出了权力主体的身份。影片以这场失败的增势暗指焦虑的 国族心理无处安放的根源在于对建构主体性的无力与迷茫,并由此面临着无法化 解的现实困境,而究竟是何种困境,或许用“虚胖”来形容最合适不过了。当那 些我们心知肚明的一类情绪在官方与民间共谋之下不断发酵,不正是对国族焦虑 心理的最好佐证吗?不可否认,影片不乏矫揉造作的刻意之处,对文化等冲突的 洞察也有流于表面之嫌,但仅凭其对认同危机中国族心理的表达尝试,就值得赞 扬。与其高声批评它戳破了现实的泡沫,不如一起于静处共同思考建立真正主体 性的可行策略。
这世界,比的从来都不是声量高低,更不是自欺欺人的百般花样。
关于作者:影视文化的学习者。豆瓣ID:想成一颗树啾

别告诉她The Farewell(2019)

又名:别对她说 / 不要告诉她 / 告别婚礼

上映日期:2019-11-22(中国大陆点映) / 2020-01-10(中国大陆) / 2019-01-25(圣丹斯电影节) / 2019-07-12(美国)片长:98分钟

主演:奥卡菲娜 马泰 林晓杰 赵淑珍 卢红 姜永波 陈涵 水原碧衣 章静 杨学建 

导演:王子逸 / 编剧:王子逸 Lulu Wang

别告诉她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