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绝对是我看过的最特别的一版《小妇人》,而太特别意味着优缺点都很突出,导致我很长时间里都不知道该怎么评价。格蕾塔·葛韦格用此片证明了自己作为编导的天赋,她很有想法,能带来很多让人耳目一新甚至十分惊喜的创意。但反过来,由于她的经验还不足,这些创意又着实超出了她当下的能力,导致她在大想法中进行具体的实施时难以把控,出现了不少问题。简单讲就如标题所说,有好的想法但实现得还不能令人满意。

此片最有趣的是,优缺点几乎集中在相同的地方,甚至有时优点正是缺点的来源。所以下边每一个部分都从正负两面来谈。

一、剧本

本片最新颖,最有特色的地方,毫无疑问就是剧本打乱了原著的时间顺序,由编导自己的一条逻辑线来重新排列剧情。这一做法当然十分大胆,迄今为止没几个改编古典作品的影视剧敢这么做,而随之而来的自然是高收益和高风险。

正面:

我原本对于重排时间线这点很忐忑,但看过后发现还好(也可能因为我是老原著粉),看国内上映后网上大家也基本表示能看懂,就说明编导还是没有让整个故事混乱。而且前后使用暖冷两种色调的手法很有意思,不但辅助理解,也能让观众的心情更贴合剧情。随后我就发现,此片的排序不是乱来,而颇下了功夫,有明确且新颖的逻辑线路,以女性人生中几个重大主题为主线,将原著中分开讲的四姐妹们的故事单元又按照这些主题,穿过时空重新联系在一起。

这其中效果最好的是两处。一个是开篇的二十分钟,将姐妹们各自面对的重要事件剪辑在一起,从此切入,很好地奠定了她们的人生故事的基本主题,而较之顺时间线的慢慢推进,更能迎面就提起观众的兴趣。

另一个就是中间讨论到金钱问题那条线,从梅格在上流社会陷入虚荣,转到她婚后仍难以处理物欲,说明这是要长久应对的问题。随之转到艾米讨论女性没有经济自主权,在阐述了金钱必然的意义的同时,给前边梅格的故事又赋予了从女性社会处境的角度出发的全新解读。而随之又一转到海滩之行上,点出艾米从小就对未来清晰的追求,以及梅格与布鲁克先生的关系,为前边两个走向不同,但都环绕同一主题的故事收了尾。

这一手法在某些时候也将情感的塑造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最明显的就是贝思得猩红热和最终去世两个故事的交互剪辑,有效地让观众伴随乔的心情感受到那种无可挽回的悲痛。而这一感情在两个故事的最后,同样的乔走下楼的情节中达到巅峰——一个是看到妹妹康复,一个却是人已不在,结合冷暖色调的对比十分揪心。还有后边乔说自己很孤独,但紧接着就转到劳里向艾米表达心意,让观众一下子怅然若失“啊,果然已经来不及了”。

负:负面问题分两部分

1、还是上边所说的重新排序

如我前面说过的,编导虽然很有创意,但她的能力还不足以完全驾驭。所以重排故事的手法,其负面效果和正面一样显著。

首先,就算还不至于让人不懂,来回跳跃的时间线对于没读过原著的观众肯定增加了难度。碎片化是必然的副作用,编导虽然构建出自己的逻辑线,但终究还是把原著打碎了,所以肯定会让观众觉得自己在被拽过来拉过去,一个故事还没消化,另一个就突然展开,而等到上一个故事的后续终于来了,已经是很久之后了。

这样就让人难以产生代入感。老实说,我看原著时很多情节每次看都是感动的,而看本片时大部分时间毫无波澜。比如父亲重病母亲离家到贝思染上猩红热,是我不满意的一段。原著里,这是姐妹们第一个大危机,也是她们人生中悲剧的开端。因为前边基调一直比较轻松,所以这段画风突变就很触动读者的情绪。但电影做不到,因为前边已经混剪了很多沉重的情节,甚至提前都剧透贝思不行了,所以这里就只让人面无表情“哦哦,是哦”。

甚至是贝思最后一次重病到去世的催泪戏也被打得太散,丧失了力度。乔接到病情恶化的消息是在开头不久,然后穿插了一大堆情节才讲她回到家见到贝思,又穿插了一大堆才讲到她和贝思最后一次去海边,又穿插了一大堆接近结尾时贝思去世了。结果就是每个碎片还来不及让人建立情绪就突然转走,整个循序渐进的悲伤没营造起来,要不是多亏最后那里的剪辑,这条线就失败了。(原著虽然也是切碎讲,但紧凑集中在后段,并不散乱,不至于让读者感情流失)

此外,为了时长考虑,删减原著情节时,很多段落会零碎地游离于新故事线之外。而编导为了让它们能加入整体就不得不使用某些象征性的物件或场景作为线索,但效果实在谈不上好。

我举几个例子:比如劳里被接纳进姐妹社团,送上邮箱钥匙的情节,就用钥匙这个意象为线索硬插到乔回家那里。但后边邮箱被安排为乔和劳里的感情线服务,那么钥匙情节插到了贝思病重的故事线中就对不上,而乔用邮箱写情书时已经是太久之后了。

比如讲到姐妹们和劳里及英国朋友的海滩之行,用海滩为意象转到乔带贝思去海边,然而两个故事在逻辑和情感上都没有任何能够顺承的地方,就把人突然噎了一下子。

比如从乔剪了头发偷偷在哭,艾米安慰她那里突然转到了未来艾米对劳里说自己一辈子不如乔但也不想被瞧不起云云,随后又转回了原本的剧情,给人感觉就像看着电视突然跳频道了······

甚至有些线索本身就很奇怪。像是乔吐槽艾米在外旅游,在贝思生病时置身事外,用这句话转到艾米烧乔的书稿。以及贝思在海滩对乔谈到付出的那句话,转到乔卖掉头发凑钱。虽然硬要说起来也不是不合逻辑,但就很别扭,因为前后讲得都不是一回事。就好像一个美食节目正在教做红烧肉,说了一句肉价涨了,然后就突然转成了经济论坛开始讲涨价的原因,虽然这句话确实能把二者联系起来,但这么拍就让人觉得不对劲。

2、某些剧情的删改、安排、编写也不甚得当

①、删减不当

一个内容很多的书拍成电影肯定会删掉很多情节,这里就很考验对故事逻辑的把握。在本片中,原著第一本被删掉了差不多六成的剧情,第二本被删掉三四成,且有些保留下来的也并没传达出原本的含义而是浮皮潦草地一略而过。

第一本中乔获奖开启职业写作生涯、劳里拿手套开玩笑使梅格觉醒感情、梅格为爱结婚反抗姑婆等等比较重要,也对后边的故事都有影响的情节全没了,还有很多劳里对乔的感情加深的细节也都删了,虽然问题不太大,但仍是让各种前因后果不够明朗,当然一直以来宣传的女性成长也表达得不充分。

而第二本的某些删减就有点伤筋动骨了。比如原著中乔自己一时逞口舌之快丢失了出国机会,艾米表现得温和宽厚则取而代之,逻辑顺畅,影片中则把这些删掉后让老太太已经明说会带乔出国的想法,但后边也没清楚讲怎么回事就突然转移了好感,接着就换成了艾米,整体上显得突兀。虽然对于我个人来说没有影响理解,但后来发现不少没读过原著的观众误以为是艾米在背后做了什么抢走机会(尤其电影还原创地渲染了艾米对乔的嫉妒)。

更大的一个问题是劳里在国外和艾米如何走到一起。原著里虽然发展也过快,但两人的契合和感情的升温都讲得还算清楚。而电影里······不仅这条线的各个情节都被删掉了太多重要段落,还把劳里对艾米有了新认识的舞会戏和花园戏魔改得一团糟,两人关系发展极其诡异······然后莫名其妙地就突然在一起了。

连我个原著党在这儿都看得一脸懵逼

而更更大的问题是乔和教授的故事线,都被删改成什么鬼了,这个放到后边展开讲。

②、情节位置安排失当

为了精简剧情,有时故事线会合并。这其中有些处理得不错的,比如从艾米在学校被打引到马奇家去劳伦斯家,展开故事。

但有些就不好了。比如把贝思送给劳伦斯先生鞋然后收到钢琴和她被传染猩红热的情节放到一起我就很不能理解。本来属于贝思的故事就不多,而且两件事感人之处的性质完全不同,干嘛非要硬混到一起。她和劳伦斯先生的亲情发展在前边已经有她被邀请去弹琴的情节,那么送鞋、收钢琴原本顺延下来就行了,也保证了完整,何必打成两截又给塞到后边。

而她去照顾穷人染病这一段着重于塑造她的善良形象又要开启悲剧线,和前者完全不是一码事,凑到一起甚是别扭。看到这段时我的感觉就像吃了一口烤鱼,刚嚼两下还没来得及品味,突然一个大鸡腿就怼到嘴里了。烤鱼和鸡腿都好吃,但不是这么个吃法,混搭起来反而把两者的滋味全破坏了。

之前BBC拍的那版迷你剧就有这种乱混搭情节甚至不顾逻辑的问题,我当时还写了评论着重批评这一点,乐观地认为现在这版怎么也不至于有那种错,结果没想到还是有。

③、有些剧情本身就槽点满满

比如乔怒喷教授、劳里想让艾米当接盘侠、乔因为孤独反悔给劳里写情书但转过头又跟教授在一起这些太明显毁原著的后边细说。就先列举几个比较小的地方。

劳里把姐妹俩从舞会送回家,乔居然直接当着他的面就把裙子脱了·····这是在干什么?就算为了说明乔不是讲究繁文缛节的人,就算说她作风很男性化,但一个男的也不会在第一次见面的外人来家里后就立刻脱了裤子露出秋裤吧?

马奇一家第一次去劳伦斯家。姐妹们甚至都没跟主人好好打过招呼就直接往人家沙发上一坐,七嘴八舌地呱呱起来了。你们体面人家的教养呢?原著里甚至乔这种自来熟的,第一次去也是很礼貌地寒暄几句才放开的,而且没像影片中这种把别人房子当自己家的举止。

艾米在舞会上批评了劳里一蹶不振且懒散的行为。因为是刚刚重逢,所以原著中舞会气氛还是很和睦的,电影却把后边的台词前移到这里,更让他俩当众撕逼,我当时简直下巴掉地上。

布鲁克先生和教授看见喜欢的妹子就尬聊,看得我脚趾抠地,两个本是最稳重的角色被搞得浑身散发着蠢。有必要吗?女人的魅力非要用男性往上贴来彰显着实不高明。

而且我真心觉得编导应该是看了BBC版后又改过剧本。贝思要去照顾穷人时,乔吐槽说“我们自己都吃不饱”,以及艾米的脚困在石膏里的情节也移到这儿,这两段很不合适地破坏了贝思的小天使形象,也动摇了情节的逻辑,而这些全都是BBC版原创的。我之前给那版写的评论就特别讲过这种处理的不当之处,没料到这次的电影居然照搬了。

(另外说个很小的地方。该片整体的拍摄,大节奏、分镜什么的都很不错,唯有一点就是有些具体情节中节奏不太好。

比如对应原著开头的四姐妹的对话,台词虽然基本都是书里的,但节奏太快,呈现的效果就不足。因为那些台词的作用是给出四姐妹第一印象,奠定每个人的基础特点,所以每句话应该有足够的空间让人感受角色。然而片中这里就是语速很快的七嘴八舌,经常前一个人还没说完下一个人已经开始了,赶时间似的。)

二、人物和演员

1、乔

我在这部片连影都没有时就想过,如果有一天又要拍小妇人,请务必让西尔莎·罗南演乔。然后美梦成真啦!罗南也绝对不负众人期望,演技超强,表现完美,不愧是我从小粉到大的(得意洋洋)。

作为第一女主,乔的积极进取、开朗大方、独立自主但又太急躁等性格特征都呈现出来了,而且其女性主义思想也比十九世纪的原著表现得更明朗,符合当代观众的口味。

但她的塑造有两处失衡在我看来却是巨大的硬伤。

第一是她的脾气。

说真的开篇不久她怒喷教授那里让我莫名惊诧。且不说原著里她是认真听了教授的意见然后回去好好思考,因此对教授更有好感并在未来提升了写作水平,连之前我觉得有些崩的BBC版中她也只是告诉教授自己要攒钱给妹妹治病,我真的万万没想到这一版居然变本加厉了。

因为很期待正面反馈,结果教授明确说不喜欢而失望,这个心情能理解,但有基本理智的人也会先问问原因吧?况且教授还先肯定了她的才华,也没表现出任何轻蔑态度。结果片中她是什么反应——“你写过什么就敢评判别人”、“你什么都不是,只是个会被遗忘的低级评论者,而谁都会记得我”之类的类似“你行你上啊”的网络喷子式弱智台词冲口而出,很难相信是从乔嘴里说出来的。没有基本的理智和自我控制,差点以为她突然脑残了。尤其可怕的是罗南精湛的演技在这里竟成了反向力,更强烈地放大了这段给人的不适感,简直像目睹疯狗狂吠一样糟糕。问题这是小妇人,又不是斯蒂芬·金写的厄兆······

这一段罗南演得太好,甚至让我对她产生了强烈的恐惧感·····

明明在艾米烧书落水事件后乔坚定发誓要控制脾气,结果这倒好,几年过去没修心不说,还更严重了,难道编导就没发现自己在打角色的脸?

原著第二本中虽然乔成年后仍然有急躁并时不时管不住舌头的毛病,但也明确讲了她已学会不攻击别人,这才叫成长进步。结果电影里的安排让她从母亲那里受到的教育,自己发的誓直接成了笑话。当然也会有朋友说乔那时候已经喜欢上教授,没听到喜欢的人的肯定自然心态失衡,但我寻思着有这种境遇的人很多,难道都是这德性?

第二是感情问题。既然已经有观众觉得她喜欢上教授了,电影里也有暗示,那么她后边又后悔拒绝劳里,写挽回信这段就让我非常不满。因为从读这本书开始,这么多年来我始终最爱乔的一点就是她强大的理性,以及对内心的清醒认识。而这些在该片中被严重破坏。

咱们就来看看她和母亲谈及自己的孤独这一段,我非常震惊地发现这段各个地方居然都被编排得和原著完全相反。原著中对话是发生在她们已经得知劳里和艾米订婚时。母亲看到形单影只的乔,后悔自己当初赞成乔拒绝劳里,因为在这个艰难的时候乔本可以有个爱她的人支持她。乔的回答是:“不,妈妈,这样才是最好的。但有一点你说对了,我很孤独,所以如果泰迪回来又试一次,我可能会答应,但不是因为我更爱他了,而是因为我比以前更渴望被爱。

从这段话来体会一下乔的理智。她坦诚自己的孤独和脆弱,承认在这种状态下可能真的会为一份温暖而接受不爱的对象。但她之所以说出了这句话,是因为知道此事已经不可能发生,只是自我剖析罢了。所以即便真的劳里又回来求婚,她多半也并不会答应。在这之前其实劳里又求过至少两次,她都拒绝了。即使在内心最艰难的时候,她对己对人还是有坚定的责任感,而不会屈从于情绪,这才符合她之前很清醒地拒绝劳里的剧情。

而反观电影呢。她很孤独,想被爱,在与母亲的交谈中主动流露出后悔之意,并明确说劳里要是回来求婚她会答应(连“可能”二字都没有了,编导的CP粉心态太明显),但母亲问她是不是爱劳里时她只是回避,说明她知道自己不爱。接下来她便说“我更关心自己被爱,我想被爱”。请品味一下这句,虽然是同样的话,改变了位置,把前后文删掉后直接却180°变味了。明明她拒绝求婚时不仅是为自己,也为劳里好,这是她人设中很大的亮点,但现在的剧本,再结合她这时真有好感的其实是教授,就把她改编得自私而缺乏责任心,亲手把这亮点掐灭了。

而后边电影原创的她写给劳里的信,不但谎言式地提升了劳里对她的情感重要性,更有“我曾经觉得成为一个妻子是不好的命运,那时我太年轻不懂事”这样的表达,说不好听的甚至有种“我其实是喜欢你的,但当初因为被女权烧坏了脑子所以拒绝你,现在发现自己真傻”的调调,把给她塑造了半天的理性和女性主义也给推倒了。所以我真的很反感非要给乔和劳里拉郎配,然后又没法和原著彻底分裂,搞得两边不靠,成了一出廉价狗血剧。

整个看下来就让人觉得,乔从故事开头到现在经过了那么多年,怎么一点没进步反而倒退了?

2、艾米

与乔相对,艾米的改编我则很喜欢。

艾米在之前的各个版本中总是当花瓶,尤其成年后她逐渐成长,展现出魅力的情节都被删了七七八八,到后期成了白开水,令人不满。而这一版很明智地挖掘了她的好处,将她提升为第二女主,与乔在思想层面成为镜像,也实现了原著所要表达的。

虽然戏份也被删了不少,有些地方略有突兀感,但剧本着重并在更早就提示了她现实、冷静的一面,见过世面后对自己的才华不作幻想,对女性的处境有清醒认识并立刻就此着手(比如海滩之行她对英国男孩的台词,就很神来之笔),那段对于女性和财产的关系的阐述是我个人很喜欢的原创剧情。而且除此之外,她内心的纠结,对劳里的爱和对乔复杂的感情也有很显著的呈现,让这个角色比以往版本都丰满得多。

然后是演员弗洛伦斯·皮尤,绝对是个意外之喜。当初角色刚公布,很多人不看好她,因为外形和原著中纤细雪白瓷娃娃的人设实在差距较大,气质似乎也不相符。我承认当时也担心,但主要是担心扮相,而因为早就看过她的其他影片,所以对演技反而挺放心的。事实证明她确实是个优秀的演员,从小孩时期的娇憨和略做作到成年后的冷静优雅都把控得很准确,呈现出的艾米不但核心没有偏离原著,还锦上添花地增加了属于演员自己的特色。所以看她的戏份时我经常能放开原著,觉得“这就是属于她的艾米”。

3、劳里

和乔一样,我早就料到甜茶会演劳里,因为外形和气质上再没有别人比他更合适了。

甜茶就是负责美貌,演技也不错,看他演古人真是一道养眼的风景线。

然后就没啥可夸的了,对这个人物的改编我非常不喜欢。第一本中涉及到劳里个人魅力和成长的故事,除了开头几乎全删没了,第二本中讲述他感情变化的很多重要戏份也删了个精光。所以他说到底在本片中就是个花瓶。

更糟的是到后边他还被一些原创情节搞得人设崩塌。比如喝醉了在舞会上衣衫凌乱、左拥右抱活像逛窑子,又一言不合对着艾米发酒疯,当众羞辱什么的,叫人摸不着头脑。虽然能解释为他失恋了很痛苦,但让一个有良好教养而且心地很好的角色这样做绝对无益于人物的塑造。

这里我又得搬出原著了。小说中劳里在这场舞会上是什么表现呢,彬彬有礼、光彩夺目但冷淡,反常地对艾米不像个家人而像外人一样恭维,让艾米一下子就意识到不对劲。这样才让人觉得是大家公子行事,跟电影一比高下立现。《红楼梦》里为啥贾母一听是才子佳人的故事就不爱听了,因为就不符合那个阶层的规矩和教养。真正由贵族出身的导演维斯康蒂拍的《豹》(背景恰好和小妇人是同一时代),男主看到舞会上女孩子们只是跑来跑去聊天,就批评她们像猴子。所以再看电影中劳里的行为,直接会让他社会性死亡,怎么可能出现。

但没想到这还不是最糟的。彻底让我无语的是到花园戏,他继续被艾米批评之后,居然不是原著中那段默默反省自己并对艾米好感大增的情节,而是“你别答应他”+摸脸,然后艾米惊诧“你把我当备胎?!”

这什么乱七八糟的原创剧情!还嫌把劳里毁得不够吗?而且根本搞不清楚劳里啥时候又喜欢上艾米的。当然原著里他俩关系的发展也太快,但至少劳里有自己的一章专门来写他的心理变化,电影里全删了,就把他搞成个刚失恋就找下家的轻浮男。

4、梅格

梅格的改编还行,无特别亮眼之处但也没有过失,情节集中在“结婚也是一种选择”和“如何处理物欲”这两个主题上,讲得比较清晰。艾玛·沃森的演技在卡司中相对较弱,颜值倒是一如既往地高,所以梅格这个漂亮又简单些的角色给她也是比较合适的。但她演技还真是一直没啥进步,就算在本片中也能看得出来。比如她对丈夫脱口说自己厌倦了穷困之后紧接着那段焦急懊悔的话,情绪明显没有传达到位啊。

5、贝思

如之前说的,一些情节的不当处理已经破坏了这个人物的特色,即使是伊莱扎不错的演技也没能让贝思真正呈现出原著中那种纯洁高尚,神圣如天使一样的人设,至多也只是个善良的普通妹子,在姐妹中就毫无特色像鸡肋一样,她身上强烈的悲剧性也被大大冲淡。

举例,电影中母亲在圣诞节要去帮助穷人时,贝思说“爸爸会让我们这样做吗”,而后边她自己去时也先说了一句“妈妈希望我们这样做”,这两句原创台词就削减了她的主观能动性。而原著中这时候她根本没犹豫,完全是一马当先的,这才展现了她极高尚的人格。多半是从BBC版拿来的乔吐槽道“我们自己都吃不饱”就更是毫无必要,让贝思显得好像虚伪善良一样。

如果撇去整体的东西不谈,一些环节单独拿出来,尤其是贝思快去世时在海滩和在病床上的部分,伊莱扎表现得还是非常好的。然而毕竟情节是要联合成整体结构来看,原作中贝思后期的故事层层推进,一波接一波的催泪,读起来颇有些像看Clannad最后几集的感觉,但在本片中,由于情节的安排不当和某些魔改,我没能切实体会到那份感动。

6、其他一些人物简评

马奇太太非常好,比原著还要更高一层。书中她就是个一直很慈爱、善解人意的好妈妈加教导者形象,而电影中劳拉·邓恩的表现又进一步丰富了角色。她有时脸上一闪而过的疲惫和压抑在心里的痛苦,这些微表情很是精妙,非常令人赞叹。从对表演的欣赏来说,她、西尔莎和弗洛伦斯三人就是该片的三个支柱。

马奇姑姑,戏份删了很多,所以梅丽尔·斯特里普虽然演技毋庸置疑的强,但表现余地很小。不过有些台词,比如“那是因为我有钱”还是蛮有趣的。唯一点别扭的是,原著中她是爸爸的婶婶,这里改成爸爸的未婚姐姐了。按照继承法,她作为女儿分到的财富不会比爸爸多,而现在她是大富豪,爸爸却很早就穷了。所以爸爸当年做善事到底败了多少钱?

教授和布鲁克先生,糟糕透顶。这两个稳重暖男担当,被改编得亲妈不认。戏份删减非常厉害,彰显他们人格魅力的桥段大部分都没了,只是看见他俩像舔狗一样尬聊几句,然后莫名其妙就得到姑娘的喜爱了(教授最惨,原作者为乔专门创造出来的理想男人,在本片中被删改得堪称惨遭黑手,送了套莎士比亚那点剧情就让乔对他喜欢上真的没有多少说服力)。要不是靠两个演员自己的风采来撑场子,我差点觉得编导跟他俩有仇。

三、女性主义主旨

这是最核心的一个部分了,在我看来也是全片最最双刃剑的一点。

正面:

小妇人的故事传统上是讲女性成长,但放在电影的时间容量中,大量成长细节不得不删掉,就很难体现大主题,所以一个更巧妙的方法是截取出一个新颖的主旨来着重讲述,而这正是该片所做的。

本片刚出来时有些人认为其聚焦于女性主义是在刻意迎合当下潮流,但看过后就会发现,虽然有些表达女性主义的原创台词确实明显是有意为之,但大多不生硬,和故事融合得不错。个别原创情节还用得很妙,比如编辑对乔说“女角色一定要结婚”、“那她到底啥时候结婚”,把乔搞得很无奈等等,借用了原作者本人的经历,将主题传达得更加清晰。其实原著虽然没明讲,本身就有浓厚的女性主义思想,很多观点超越了那个时代,甚至在当下也没过时。尤其乔,有和传统价值观截然不同的独立意识和拼搏精神,是一个抗争式的人物,电影也进行了深入的挖掘。

而故事没有止步于此,也同时讲到了其他女性的选择,全面地看待不同的群体。比如梅格选择了当时更普遍的生活,愿意做个传统女性,而她则要为守护这一选择做出很多磨合和努力。

艾米则较之原著又提升一步。她和乔一样也认清了男权社会的实质,但思量过自己的能力和人生理想后并不打算抗争,而是反过来将其为自己所用。当然这就需要她不断修炼在两性构架中实现利益最大化的能力,以及在故事的最后,要学会将功利与内心达成平衡。这让她的表现更加精彩。

这些,电影传达得都是不错的。

负面:

然而,也恰恰由于聚焦于女性主义,编导的一些私心造成的负面影响就格外明显了。

其中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编导是明显的乔×劳里的CP粉,甚至不惜原创一些我很不认可的情节。后来本片的宣传也总是试图绑定他俩,咱国这边干脆明着打他们的情侣牌,原本还打算定在情人节上映,这着实不妥。我和别人讨论小妇人时一直强调的是,千万别入他俩的坑,或者至少不要以为原著有给他俩配对的意思。一旦心里认定他俩应该当对象,就很难接受后续情节和故事要传达的思想了。

作者从来没想过乔劳恋,原著从头到尾乔对劳里也没有任何地方超出过哥们关系,哪怕最微小的暗示都没有,只有劳里自己剃头挑子一头热。第一本出版后,很多被“青梅竹马就应该结婚”的思维惯性驱使的读者强烈要求乔和劳里结婚,但作者顶着风险也宁肯再造出个教授来也不搞那种操作。

↑这张图虽然总被拿来当做他俩的CP宣传,但其实它才真说明了问题——男有意,女无情。

作者是故意要反套路吗?是的,她就是要扭转当时盛行的浪漫爱情小说中“竹马变老公”、“英俊贵公子爱上我”这类把女性只限定在婚恋中当被动角色的套路,反对的恰恰就是电影后边乔批判的那种女性困境。小说中仅有劳里自己主动,读者们就因此认为乔应该爱上,应该接受,这种无形的男性主导思维正是作者不赞成的。

所以乔对劳里的拒绝在我看来是书中最彰显女性主义的地方。乔无视所谓世俗的“幸福”,不被普罗大众看重的金钱、家世、相貌所左右,甚至劳里爱她、人品很好、是知根知底的发小等这些可能现代人都觉得还有什么可挑剔的条件,在乔这里仍然没用。

另外除了不爱这一点,乔作为一个十九世纪的女性也很罕见地能从自我角度出发来理性分析两人性情、生活习惯和价值观上的不匹配,反之劳里倒表现得冲动而情绪化,这否决了当时大众普遍认为女性“更感性,更适合让理智的男人来代替做决定”的性别歧视观念。

乔忠于内心,不会迁就于让女性难以做自己的世俗,只要不爱、不合适,那就不会妥协,这就是为什么我如此佩服她。而很多读者都没有意识到,他们认为劳里很好,乔劳就该在一起,乔被写成不爱他就是不对劲,是作者故意搞噱头(这类想法我作为小说老粉不知看到多少),这种思想恰恰是无视女性可以有自己的价值观和喜好,而没必要随大流。所以两人没在一起,在我看来绝不是生硬为之,而是理所当然的结果,半点遗憾和刻意也没有。

结果电影后边对她的改编就把这些全毁了。乔在书中确实经历了从单纯的不结婚到可以考虑婚姻这个思想变化过程,但这些全都是通过教授达成的,而不是劳里。相反,把这些移植到乔明确不爱并已拒绝的劳里头上,便背叛了她的价值。这种硬拉郎配的做法如我前边所说,对于乔的理智、责任心和自主意识是严重破坏。编导一边要讲女性独立思想,一边却又落入了这种肤浅的言情小说式窠臼,在我个人看来很不恰当。

这是全片中的一段高光,同时也是最常在网上被拿来作为女性主义表达的几句台词。这段话单独拎出来确实很好,但是,问题是这段的上下文恰好就是乔因为孤独就草率地想要追回劳里,这个特别有损她的形象,且很破坏原著里女性主义精神的情节啊。所以编导到底是在干嘛,我几乎不能理解了。当然我并不是说女权主义者就不能脆弱不能为孤独所苦,但你说完了一段女权主义宣言,就紧接着打算去做对人对己都不负责任的事。尤其编导还非要搞得大家真以为乔其实内心是喜欢劳里了,那就反而让她的女权意识变成了一种让她没能遵从内心的奇怪反作用力,这到底是宣扬女权还是反女权?

再往后故事就一路崩了下去。原本应该作为乔感情与思想层面的男主的教授显然不得编导欢心,在前边被删改得没了存在感,于是到最后面临乔嫁给教授这件事,编导就把控不住了。原作中乔不被教授年龄大、不富裕、相貌普通等被世俗看得很重的弱势项干扰,而直视他的成熟稳重、品格高尚、学识丰富,当然还有很珍贵的,对女性的尊重(劳里虽然算是个相当好的男性,但也不及教授。比如书中他求婚一开始被拒时还欺骗自己说“女人总是这样,先矜持拒绝一下,把男人耍着玩”,虽然是冲动之言,也能看出长期身处男权社会下的一种无意识,而教授就不会这样)。乔被这些吸引产生真爱,也是她的女性自主意识的重要体现。

虽然教授是临时加的人物,但作者绝对没糊弄了事,而是真切且详细地刻画了一个在乔——也是作为原型的她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男性,并让他和乔在纽约有充分的相处时间,感情发展合情合理。之后乔因为他接受了婚姻,但并没降低标准成电影里这种“只要谁来关爱我就行”。书中她婚后在事业上也起到主导作用,没有当夫唱妇随的那种妻子,这绝对是她作为一个女性主义代表的大亮点,思想境界远远超过了很多一百多年后还在抱怨为什么乔会嫁给一个“糟老头子”的当代读者。

那么相对原著的详细,电影就变得很薄弱了。仅仅提到教授送书和对乔才华的肯定,别的一概没讲。乔在剧院对教授的远观和后来一起跳舞那点剧情不足以彰显两人的发展。编导简直刻意要告诉大家教授只是个她不得不保留的角色,擅自让乔和他没有多少感情萌芽就不欢而散。到结尾教授又突然跳出来(话说他被骂得那么狗血淋头还又专门跑上门,工具人得过于生硬),然而除了弹弹钢琴也没并没展现出有啥魅力,结果乔就开始星星眼,莫名其妙地全家看好并像搞传销一样对着乔不停洗脑“你就是爱他”。这里实在是过于诡异,所以一开始都有不少人猜测艾米拼命鼓动她去追教授是怕劳里对乔死灰复燃(PS:艾米在这一段的造型丑毙)。

这件衣服伤我的眼

失去了原著里那些铺垫,从基本逻辑来说乔也不至于突然真的爱上了(别忘了她之前刚刚才写信说人生不能没有劳里),然而接下来我们就看到她像个怀春少女一样冒着雨跑去找教授表白,顺便回归了原著在这里的章节。什么鬼啊······

编导估计也意识到把教授的人格魅力删得太多实在有点说不过去,所以明明是四十岁的普通长相德国大叔,硬要找个年轻法兰西帅哥(影片中也有说他长得很帅)来进行视觉吸引。结果这一刻意对容貌的提升又偏偏损害了乔更重视内在的设定。

于是为了圆这个问题,编导在结尾耍了个本应该很高明,但事已至此却又弄巧成拙的花招——把原作者给融合进来了。当然现实中并没有教授,教授也本不在计划之中,只是对大众的妥协产物。所以电影实际上有两个结尾,大部分朋友应该也都看出来了,一个是大团圆的显结尾,另一个隐结尾则是:前者只是乔写的书中情节,和教授的婚姻并没发生,甚至教授可能都不存在。

为啥我说这个设计原本可以高明现在却弄巧成拙。如果前边剧情没乱改,那么这段就很能精妙地凸显不依附于婚恋的女性主义者和社会风气的对立,但同时也树立了一个值得接受的男性形象,展现乔(作者)多元化的思考。然而现实是,剧本已经改得突兀生硬七零八落了,再解释为是乔写的故事就只能让人觉得“她的写作水平也不咋地嘛”。然后又关联到原作者,叫大家怎么想?没看过原著的人怕是真要以为小说就写得这么差。虽然是凸显了保守社会风气的顽固,但也贬损了人家的能力。

编导既然经验不足,改编水平还不够那就不该瞎改,结果拿人家的小说拍电影,完了还把作者埋汰一顿。

接下来是个小问题,属于我个人吹毛求疵的吐槽。就是该片在某些地方传达女性主义思想时有点刻意做作了。其中一个我特别注意到的就是马奇一家去劳伦斯家,说到艾米在学校被打,布鲁克先生插嘴说他也认为女性不该在外边受教育,梅格立刻反驳说那是因为女性教育环境差。当然单看电影这倒也没啥,表达女性被全方位的歧视嘛,反正布鲁克也是个支线配角。但偏偏他在原著中恰好相反,是作者特别设定的有一定进步意识的角色。

原作中当英国大小姐瞧不起梅格是家庭教师,布鲁克先生平静地回怼“美国女孩独立自主”。结婚后布鲁克先生虽然仍算是传统男性,但不同于一般人的是,他特别重视与梅格的平等。小说提到两人的两次矛盾,他都尽可能坚持理性的交谈分析,偶尔内心冒出一点大男子态度也立刻自己压下去了。有孩子后他积极地参与育儿并起到很好的作用(反而是梅格一开始不许他带孩子,结果把自己累得差点得了产后抑郁)。

夫妻俩交谈时,当梅格问他关于政治的问题,他没有如大部分男人“女人懂什么政治”,而是认真读了篇选举文,还耐心地细细讲解。随后他认为也应该尊重对方的兴趣,于是主动向梅格讨教时尚话题。这么一想,比大部分当代男人也强多了。当然正因他有这样的品质,梅格才会爱上他,两人也能达成精神上的和谐。作者写出这样一个男角色,也正是从女性的视角,给大众展示了男性本可以提升到的层次,说明女性主义的思想是普适性的,可以跨过性别壁垒,对于男女均是有益的。

电影把这些全部删没了,布鲁克便至多只是个“爱妻男”而已,看不出更好的地方。而原创的那句台词更是违背了这一角色原本被创造出来的宗旨,加上教授也没能体现好,便把原著中女性主义的讨论这条路给走窄了。

基本上对于该作的剧本、人物的想法就是这些。

(我知道肯定有人觉得我批评时提及原著太多了,但这样想的朋友也大可不必讲“电影和小说是不同的艺术形制,电影只要能让人感动就行了,如果照你说的一定要照搬原作那也不用拍了”之类的套路话。小妇人这部小说是写实向日常向的,没有多少艺术化处理,所以并不存在和影视剧不可磨合的艺术形式。一个电影自然不必完全复刻小说,但至少改编时不该把原作中好的地方都给改没了。而且,影片是一朵鲜花的话,原著就是根,斩去了根的花是活不了多久的。)

———————————————————————————————

下面,作为戏服研究者,我要开始猛烈吐槽节奏了。

这电影的稀烂服设居然还能得奥斯卡奖???评委们眼都瞎了吗???

该片的服装设计师是杰奎琳·杜兰,从得知她来设计我就心里咯噔一声,然而万万没料到成品竟比我想象的还要糟糕,让我从此对杜兰一生黑。

一、形制离谱

杜兰这个人就一向喜欢给自己贴金,当初做05版《傲慢与偏见》的服装明明不符合历史,还在访谈吹自己把握时代(这个可以在我的文章列表里找到专门扒皮的一篇文)。这次小妇人得了奖,除了她自己,还有一大堆国内外媒体跟风吹,甚至都敢说“她准确地还原了时代”。怎么好意思吹出口啊。

这张图都穿的是啥?尤其艾米穿的这是什么玩意儿

看剧照应该很清楚吧,1860年代的克里诺林裙大家应该并不陌生,有海量的照片、服装图乃至实物保存下来,随便一搜就能有数,差异之大显而易见。尤其西尔莎的衣服,大部分都是当代颓丧风,活像掉进煤灰的吉普赛人,每次出场她都像是个穿越人物。

如果不想看史料,还可以瞅瞅同样时代背景,服装做得考究的影视剧来对比。《豹》、《冷山》、94版《小妇人》这都是极好的,还有最近的菲利希亚和小雀斑主演的《热气球飞行家》也很不错,真要论时代感,全都吊打本片。

《豹》

《热气球飞行家》

更糟的是片中很多群体场面中的群众演员还穿着明显是租来的符合历史的戏服,两相比较更显得主角不知是从哪儿来的。大家可以格外注意一下乔和劳里结识的那场舞会戏,姐妹俩的衣服跟周围那些租来的比较考究的戏服完全不在一个时空,看得人难受死了。

二、做工比较烂。

好几件衣服连合身都做不到,给苗条的人穿得太宽结果腰部堆出褶子,给壮硕的人穿得太紧越发显得膀大腰圆还勒出了褶子。演艾米的弗洛伦斯是重灾区,本来身材就比较壮,后期的衣服好像都比她本人小一号,各种紧,还偏偏配白色小碎花什么的,生怕她显得还不够粗。

我再拿一件恰好适合放在这里,那个时代的古董白色外出装大家品一品,对比惨烈啊。

94版里艾米穿的外出装倒很像这一件

还有一些肩部、腋处、腰部的剪裁处理相当不到位,一动态特别露怯。梅格参加舞会那场戏,艾玛抬起胳膊,她穿的衣服居然都没把袖子做出来,丑绝!

艾米后期都已经是贵妇了,这张图里她的裙子居然连缝线都缝不好,皱皱巴巴的。

三、配色巨差。

尤其女装,不是灰不溜秋脏兮兮的泥巴色调,就是甜腻荧光色。偶尔有几个干净点的颜色又搞成了寒酸感。各种脏污色能搭配得让你莫名烦躁,灰褐、黄绿、紫褐混在一起,特别毁瞎眼。

而且这种寒酸感还不是为了符合马奇家不富裕的设定,而就是单纯的设计师配色能力很差。比如给爱美的梅格穿上各种颜色最暗沉最老气横秋的衣服,把艾玛沃森的颜值降低了一大截。

还有艾米的舞会礼服,黑绿色的衣服上带着暗黄色镶边······

就是这一套,我快疯了,能做到这么可怕也是种天赋。

之前这片子宣传时,编导和演员们还一起出来拍了视频盛赞设计师多厉害,比如杜兰向她们科普过十九世纪中叶就有草绿色了,懂得真多······拜托,一个服装设计师要是这点知识都没有那还算啥??

四、面料挑得不好

除去颜色、纹样都很不好看,质感也不咋地。主角们,尤其女主日常的衣服大多像是用抹布做的。而比这还可怕的是梅格参加的舞会,那些礼服不仅颜色辣眼,质感都巨糟,那个光泽就跟我家以前用来盖电视的廉价化纤似的,塑料感爆棚。

杜兰选料能力差是一贯的,所以她设计的衣服(尤其古装),在电影里有后期加成倒罢了,一放到现实展览中就特别露怯。

看看《傲慢与偏见》里的衣服

《安娜·卡列尼娜》中那件黑舞裙

她之前设计的《美女与野兽》,最后跳舞那里艾玛穿的裙子质感差得惨绝人寰,电影后期都拯救不了。

而贝儿那件经典的黄裙子,放到展览中也黯然失色。

至于《小妇人》的戏服展览自然是一个烂。

五、最糟糕的是,设计师对人物和剧情理解得非常肤浅

杜兰早在做《傲慢与偏见》时就犯过这种毛病,至今没改。比如她觉得乔是个男性化、自由不羁的人物,于是西尔莎各种衣冠不整,有时连衣领都打理不好,再配上乱糟糟的头发,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个流浪汉。我真不明白,啥时候男性化、不拘小节就代表要穿得邋邋遢遢不体面像个抠脚大汉?这年头还在搞刻板男性印象真的没问题吗?

比如设计师觉得劳里被拒婚后内心苦闷变得放荡,于是让他在公众场合出场时穿着西装,脖子上却还莫名围了条破布一样的围巾。

比如乔剪了头发那里,她摘下帽子露出短发本该是很有冲击力的地方。结果杜兰给她设计了一个乞丐帽,是个人都一眼能看出下边没有长发了。

而且有些地方杜兰还更增强了编导对于故事的错误理解。

我似乎已经吐槽这一幕好几百次了······但每次都能带给我新的瞎眼

比如梅格参加的上流舞会,我的天这俗艳辣眼的配色和这粗陋的设计,简直就是故意做成马卡龙魔仙堡。尤其跟前边那场舞会里租的戏服完全没法比。然而这又想说明什么?只用外表吸引人注定是肤浅的,缺乏女性独立意识的?不女权的人就是很俗艳的?但上流社会就算再肤浅也不会丧失审美啊。梅格在这里表现得不好明明是因为自己飘飘然举止轻浮,好衣服又没有错,何苦被设计成这德性。

然后是乔和劳里,他俩的马甲是情侣款,而且后边还交换穿了。杜兰在访谈中说这是为了说明乔和劳里是两人一体,灵魂伴侣,天生一对······好哦,编导硬搞CP就已经搞得很糟糕了,您还变本加厉起来了。我倒问问,真要是天生一对咋还就拆了呢?

所以这片子的设计,我连及格分都不想给。

然而,以上这些都远远不及接下来要说的令我愤怒。

要知道,作为奥斯卡最佳服装奖前哨站的服装设计工会奖(基本上奥奖提名和得主在此就八九不离十了),提名中压根没有小妇人,也就是说业界内的评委都看不上此片。要我说,这种肉眼可见的烂,提名不了难道不是理所当然吗?而这一届工会奖入围者都很厉害,其中公认最强的两个竞争者是《乔乔兔》和《唐顿庄园》(唐家屯是唯一的古装提名者,在偏好古装的奥斯卡那里可能会更有竞争力),最终得主是乔乔兔。

然后魔幻的情况就发生了。极其考究、美观的唐顿庄园,奥斯卡最佳服装大热门,好多国外的服装博主都在翘首期盼,结果居然根本不在提名中。而甚至在工会奖都没能入门的《小妇人》顶替了它。(另一边,完全看不出有啥服装优势的《小丑》顶替了《火箭人》,也是蛮令人不解的)

惨被踢出的唐家屯

唯一能打的古装片被小妇人干掉了,那么接下来呢。提名中其他几位,比如《爱尔兰人》和《好莱坞往事》也都非常优秀,更别提得了工会奖的《乔乔兔》。一般来说,就算古装竞争者没了,还有按照惯例的准得主呢,哪个都比毛病一堆的小妇人强一大截,却全被这玩意儿打败了。

讲真这次小妇人的突然得奖,让我立刻想到当年格温妮丝·帕特洛得了最佳女主的闹剧,背后操作的痕迹太重了。而且奥斯卡早就不纯粹了,除去资本运作外还有蹭热度、看人下菜碟等等问题(比如小丑能入围最佳服装就很典型)。

杰奎琳·杜兰这人很有猫腻。她虽是科班出身但一直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但很幸运地在戏服名家艾琳·沙拉夫(有西区故事、埃及艳后、火树银花等作品)手下当做助手,之后便不知怎么对了大导乔·赖特的眼缘,上来就挑大梁,被三次合作硬捧出来了。客观讲她做近现代服装还可以,比如《赎罪》、《至暗时刻》是不错的,说是古今结合其实基本照搬五十年代礼服的《安娜·卡列尼娜》也还行,但说真的近现代服装做不好的人也极少。而她古装水平着实不高,态度也不认真,《傲慢与偏见》、《美女与野兽》以及这次的《小妇人》都毛病多多,强一点的《彼得卢》和《透纳先生》也只是平庸,都不及那些有经验的电视剧设计师。然而在好莱坞混成名后,她就成了奥奖热门大户。甚至《透纳先生》这片子,她自己都说过只是做了男主的几件,其他衣服全是借的,居然还能入围最佳服装奖提名,何德何能啊???虽然明面上不知道,但这种反常显然说明她背后是有问题的,那么比起唐家屯那位认真但不出名也没啥人脉的英国设计师自然更能用来搞热度呗。所以明明设计得那个样,还能搞出把别人踢出名单的“神迹”,还能七次提名,两次获奖。

我的心情只有一句话:呵呵呵,呸,shame!


小妇人Little Women(2019)

又名:她们(台)

上映日期:2020(中国大陆) / 2019-12-25(美国)片长:135分钟

主演:西尔莎·罗南 艾玛·沃森 弗洛伦丝·皮尤 伊莱扎·斯坎伦 劳拉·邓恩 蒂莫西·柴勒梅德 梅丽尔·斯特里普 鲍勃·奥登科克 詹姆斯·诺顿 路易·加瑞尔 克里斯·库珀 崔西·莱茨 艾比·奎因 萨沙·弗若洛娃 莉莉·恩格勒特 爱德华德·弗莱彻 杰妮·霍蒂谢尔 多梅尼克·阿尔迪诺 汤姆·斯特拉特福 托马斯·马里亚诺 哈德莉·罗宾逊 杰米·加扎里安 

导演:格蕾塔·葛韦格 / 编剧:格蕾塔·葛韦格 Greta Gerwig/路易莎·梅·奥尔科特 Louisa May Alcott

小妇人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