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理想国发的一篇文章,作者是清华的一个教授。我不明白理想国这样的媒体居然也会发这样的文章。

这种经济学的分析大谈读书的功利作用,似乎在当下的社会并没觉得有什么可耻。读书从来都是考取功名的事,为了生存也好,为了出人头地也罢,在教育竞争的当下中国似乎又要刮起读书无用论的腔调来了,毕竟内卷这么严重,何不换个思路,与别人竞争。这篇文章不就是这个思路吗?读书成本就是让人分个三六九等,然后赚取差别的利益。这是一种残酷的事实,但背后隐藏的不过是那种庸俗的价值观,追求所谓的好工作,高工资,高消费。

读书或者考进更高的学府那种本真的意义没人再去谈及,没人再去谈读书获取人生的幸福,谋取智慧的真善美,人们不屑于谈及读书培育一个有德性的人,不屑谈及获取知识让社会变得更美好的愿望,那些理想主义的话语被现实冲刷的荡然无存。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拍不出像《兹山鱼谱》这样的电影。
渔民昌大一心想通过读书改变自己贱民的身份,结果发现自己刻苦换取的官职不过是在一个腐败的体制下奴役人民,与自己所读儒家经典的伦理道德的大相径庭,才明白自己老师被贬小岛却依然不写那些《牧民心书》的驭民文章。虽然讲的是朝鲜朝代之事却也折射中国过去科举制度下王权与儒学的合谋,把一代代学子纳入体制,成为帮凶的问题。而对当下的意义则是学知识何用,在面对一个糟糕的体制下,是通过游戏的机制获得奖励,还是做一个追寻幸福安于贫贱的普通人?

丁若铨用流放14年只写那本关于渔业利于百姓《兹山鱼谱》无一不是他重视“利用厚生”的实学学术倾向的反映。而他对学生昌大的教导也是批评那些把朱子学说当作敲门砖,贪婪将已知的一切知识教条化并用于规范和统治,而不是继续探索和自我革新。丁若铨对社会的期许充满了理想主义和现代化,他期盼着「没有两班和贱民之分,没有嫡子和庶子之分,没有主人和奴隶之分,也不需要君王的那种世道。他用后半生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丁若铨在信中写道:活成不断向上飞的鹤虽然不是坏事,但即便身上沾满污水泥浆,也要活得像兹山一样,虽外表看着黑暗却生机勃勃自由自在,也未曾不是有意义的事啊。

中国有苏轼这样的文人的国家居然让韩国先拍出了这样充满哲理人文气息的电影。而我们那些媒体教授还在嚷嚷批判内卷。这样的人通过人分三六九等的价值观念谋取利益后的叫嚣,只会让社会更加不平等。人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更应该在一个现代平等多元观念良好环境里不受到压迫。谁在参与制造庞大的社会体制,谁又打着科技进步的幌子把人变成渺小的工具和个体?也许我们能让中国自古已有的实用和功利主义朝向积极地另一面,“利用厚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兹山鱼谱자산어보(2021)

又名:The Book of Fish

上映日期:2021-03-31(韩国)片长:126分钟

主演:薛景求 卞约汉 李姃垠 敏度希 柳承龙 

导演:李濬益 / 

兹山鱼谱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