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约克郡电视台播放了5集迷你剧《哈沃斯的勃朗特一家》,迷你剧在Haworth实地取景,是最早的一部比较忠实地展现勃朗特姐妹人生故事的影片。(六年之后,大美女阿佳妮与胡贝尔联手奉上法语版的《勃朗特姐妹》,在制作、剧本、摄影等方面要成熟得多,卡司更是现象级的)

《哈沃斯的勃朗特一家》要朴素许多,一方面演员都相对名气小,但在外形上,却比79版要更忠于史实。我尤其欣赏对夏洛蒂这一角色的定位,就要与真实的夏洛蒂一样,1米5不到的个头、不美、近视,Vickery Turner非常忠实地还原了夏洛蒂的外形。安妮的演员选得也很棒,外形上与安妮的画像非常一致。但是艾米莉的演员却在形与神上都非常薄弱,她演绎的艾米莉脾气火爆,虽说演员演这戏时与艾米莉基本上同岁,但那层层叠叠的抬头纹…而且演员总是皱着眉,一副不爽的表情,生命的最后阶段,披头散发,非常潦倒。尽管与传记中所写的,坚持做家务,坚持自己上下楼梯是吻合的,但这版的艾米莉已经完全置生命的质量于不顾了,只呈现出了固执(与老父亲之后坚决不嫁女儿的固执倒是很呼应),而没有呈现出坚强。

男演员这里,布兰威尔的戏份非常多,悲惨的刻画让人无法直视,但这种赤裸裸的对其堕落的呈现,说不定还蛮贴近真实情况的?老父亲也是型上很接近画像,但近80的人了,未免有点太步履轻盈而矫健?看看人家塔碧莎好嘛…冲出书房能不能不要那么灵活…惠特曼牧师士与埃热先生实在让人吐槽无力。为什么这版的埃热先生与03版的埃热先生都是竹竿子型的?惠特曼牧师笑得好creepy,尤其是最后在斯卡布罗海滩“现身”,so uncanny。反倒是尼克尔森牧师长得很舒服,也是为夏洛蒂感到欣慰了。

配角这一块,Mary是整个沉郁阴暗色调里唯一的一抹亮色,Ellen到下半部了才千呼万唤始出来,为啥看上去比夏洛蒂要老了10岁?姨妈的戏份记不太清了,但腰间的钥匙倒是印象很深,这里细节还是做得不错的。罗宾森太太不错,不过这种角色通常比较好驾驭。塔碧莎与玛莎·布朗说的话基本上完全听不懂。

这部迷你剧是基于盖斯凯尔夫人的《The life of Charlotte Bronte》创作的,可惜重心不明确,40%的时间都在拍悲惨的布兰威尔,对于故事的主角夏洛蒂的镜头很吝啬,反倒是给安妮镜头颇多,而大多数观众很关注的艾米莉戏份也不多,但也好,看到她就心塞。

生活之为生活,艺术之为艺术,电影之为电影,都是有其原因的。《哈沃斯的勃朗特一家》在充裕的时间中,对传记中所描绘的milestone事件一一呈现在银幕之上,但这种叙事的完整性却大大削弱了其本身作为电视剧的戏剧冲突感。电视剧把过多笔墨花在了布兰威尔身上,诚然the fall of Branwell映照了the rise of Charlotte,诚然这个兄弟在姐妹的生活中是很重要的组成,但是,真的有必要把那么多镜头时间给他吗?有必要让观众看他在床榻挣扎、呻吟、痛不欲生吗?也许因为片名是the Brontes,所以导演感到每一位Bronte都很重要,但尽管如此,不应该所有镜头依然是为三姐妹服务的吗?

布兰威尔是Bronte myth的重要一部分,但在电视剧中,似乎直视这段经历的,只有观众,布兰威尔的床榻连一个仆人也没有,如果说艾米莉不愿看医生是其倔强性情所致,那布兰威尔呢?姐妹与父亲不需要守在其身边吗?

不过影片也让我看到了艾米莉近乎不讲理的倔强脾气,从前但凡看书上写“她不愿意就医,直到最后一天”觉得颇为浪漫,但在银幕上看到(尤其是导演拽着我们要与这一家经历这一切,尤其是这个艾米莉没法跟美艳的阿佳妮相比)就觉得无比荒诞,有没有医学常识啊?!关键时刻,老父亲总把自己关在书房,简直让人愤怒。

《哈沃斯的勃朗特一家》的另一个“朴素”的处理,也是所有低预算的小成本制作容易遭遇的问题,就是容易做出“鬼片”的效果。哈沃斯的石板路总是荒无人迹,而事实上,在这个靠近工业大城布拉德福德的镇上,1820年就有多达13家小型纺织厂,酒吧更是不少于6家。当然怎样重现当年繁华(而非荒芜)的景象难度比较大,历年来的传记片似乎都没有做到这一点。

不过总的来说,这部40年前的迷你剧已经做得不错了,很忠实、很详尽,对于不了解三姐妹的观众们来说,可以一看,但对于熟知勃朗特一生的野史、正史的观众而言,还是缺乏野心和惊喜的。





勃朗特家族The Brontes of Haworth(1973)

又名:哈沃斯的勃朗特家族

片长:60分钟

主演:阿尔弗雷德·布尔克 维克莉·特纳 Ann Penfold 迈克尔·基臣 

导演:Marc Miller / 编剧:Christopher Fry

勃朗特家族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