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数第二篇说明我的论点。

休假结束赶火车与回家多留一天,取景是对称的。

刚上大学时取景则小有变化,不带门框拍摄。孩子长大总要离开家,离开家就是离开妈妈。

孩童时第一次来到以后居住的新环境。

这个镜头接上一个镜头轻缓的配乐,加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声。鸟叫声也可以表现反面的意思,比如吵闹。但是我之前分析过,特意让喜欢新鲜的小孩子迫不及待紧跟带路随从,取了鸟叫愉快的意思。比如猴子对母亲与阿普是不同的,孩子喜欢鸟叫。突出这个场景再次出现狗叫的对比性。

得知母亲病重,匆匆赶回家。相同取景,对称。

整个场景与孩童时第一次来的新鲜感截然不同,只有狗叫,没有其他环境音效。严格来说是狗吠,强调人的恍惚与不真实感。阿普与这个世界最紧密的联系就是妈妈,对一个孩子而言,父母病重比世界末日还要无法接受。

母亲病重昏昏沉沉往门外望。刻意在天暗下来之后拍摄。既能表现母亲一直在等孩子回家,也能体现母亲的身体状况很危急(前面提到了火葬场),都这样了,还不忘孩子。孩子是妈妈的全部。看前后两棵树的不同,不带门框,对应阿普上大学时第一次出门的取景。

母亲倚靠门框与柱子,坐在旁边小平台上等待阿普归来。

阿普终于回来,妈妈却不在了。

正是这些不断重复的构图与取景,使得导演从平凡的琐事当中提炼出让人无法抵御的情感核弹。

最后整理一下我为什么要分析《大河之歌》。粗看我的分析,很容易让人以为这不就是个人认同感吗?是的,但出发点不再相同。我恰恰是在表明正确观看电影的方式是以抹杀个人情感为代价。因为我经历过所以能理解《大河之歌》,那么没有经历过的观众呢?并不能说有了孩子就一定能理解母爱。现在很多孩子一跟父母争执就要寻短见,父母不理解孩子,孩子不理解父母。我最无法忍受的就是国内文艺青年有毒言论祸害下的父母总是把孩子的思维逻辑当作幼稚愚蠢,可父母不就是以前的孩子吗?为什么他们讨厌以前的自己,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延续与改良品。孩子视父母为监狱看守所雇员,父母的爱扭曲成暴行。

我认为艺术促人思考,去反思我们理所应当拥有却不曾正视的珍贵情感。有经历自然是好的,比如贾樟柯导演的成功全仰仗于他边缘人的经历,看他从始至终不断对妓院的描写,他能没去过没见识过?可是如果不愿意去理解尊重拥有不同经验的他人,就成为极权的先声。国内的多数作者恰恰就是如此,他们所谓的作品多解只是为了掩盖意识的模糊暧昧。读者观众的多样性只是以退为进的攻击。他们要的只是理解他们自己,文艺青年永远不会尊重他人,自恋是他们的基石。

那么,我到底要提出的是什么论点呢?

《大河之歌》的叙事究竟是什么态度?雷伊导演温暖地看待他镜头下的母子,用“不偏不倚”不恰当,会削弱母子间的联系。我用的是温暖,作者尊重现实的生活情感逻辑。雷伊并没有讽刺阿普。如果是一个母亲,很可能会曲解成没心没肺的孩子随意对待父母,我们不是经常能听到长辈们抱怨吗?即便他们不愿意承认。如果是一个孩子,比如当时年幼的我,我就觉得孩子会慢慢长大,《大河之歌》是在表扬长大后理解父母辛劳的孩子。这两种理解都对,却不够全面,也就是站的不够远,充斥着情感,单一情感即是偏见。雷伊导演认为每个家庭都要面临不同的选择,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彼此依靠,我们唯一拥有的就是对彼此的爱。如果从父母或孩子单方面视角去观看本片,就永远无法理解。《东京物语》无论父母还是观众都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次糟糕的省亲,可没人说得出口。小津导演也并没有讽刺孩子的随意与搪塞,而是无可奈何。这不就是真实人生吗?

我说过,其实我已经并不能确定是我理解母爱在先还是首先理解了《大河之歌》再感受到母爱。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我的前辈与老师教会我“理解和尊重不同”。在普世价值的视角之下,不需要亲身经历就能理解《大河之歌》。不需要经历文革却能感受到《末代皇帝》所蕴含的能量,也就能明白《霸王别姬》没能阻止二次网络革命。因为恰恰是《霸王别姬》推动了这一切,文艺青年专门为文艺青年创作的电影,以狂暴的攻击性培养一代代狂徒,成为党同伐异的暖房。

《解禁男女》分析之下有人向我提出问题:我的解读难道不会被原作者反击吗。难道我的解读就一定合理而不曲解原作者意图吗?

原作者创作时难道不应该只有一种想法吗?

抛开我的解读你就能看到这位朋友的潜台词:“我不理解你,也不想理解你,我觉得不对就是不合理!”奇怪不?他要求我理解他,他却不愿意理解我?他所提出的问题恰恰与他所倡导的相违背。如果我的解读并不合理,那么他的解读就一定合理吗?他反驳我攻击我难道不是因为他不认同我的多样理解吗(从他的角度看,我的理解即便不对,也应该是多样性的一种可能)?他提出作品的多义性恰恰只是为了攻击我的论点,攻击的目的是为了胜利,为了他的论点的唯一合法性。

目的与结果相违背。

这让我想到恐怖主义也是如此宣称他们在进行“伟大的革命”。让我们来看看《V字仇杀队》与《守望者》的区别,作者是同一人,后者代表对于暴力对抗极权的反思,前者过于激烈与反动,作者明白很多恐怖主义会引发一些暴力事件引起当权政府的镇压。而镇压的往往是被鼓动的平民。所谓的“伟大”以平民的牺牲为借口满足个人(组织)革命的需求。

恐怖主义宣称的目的往往与他们的行为(行为造成的结果)背道而驰。文艺青年对于艺术作品的解读带有极其强烈的封闭性攻击性,令我害怕。

如果能理解恐怖主义诞生于崇高的牺牲就不难理解我为什么讨厌文艺青年。恐怖主义往往有美化自己的倾向,杀人也是为了世界的美好,而杀人的对象不单单是仇敌,甚至是同胞手足。

文艺青年对于作品的多种解读并不继承现代艺术的多义歧义,而是个人极端的偏见,只能在商业互捧中美其名曰我的个性解读。难道一部作品不是从诞生之初就有其确定意图与核心主题吗?难道一部伟大的作品不是恒久不变却让不断变化的读者屡屡被震撼吗?文艺青年用他们的小情调只能吹捧出余秋雨那样的烂美文。余华大师最近与豆瓣交流密切,可如果豆瓣文艺青年看过大师以前对于文艺青年的评价(余华大师指责文艺青年对《活着》的误读),是又一次塌房吗?文学大师根本不需要高贵的文艺青年(高贵,对比文艺青年对《活着》的误读)!

每日影评20220401


大河之歌অপরাজিত(1956)

又名:不屈者 / 质朴的人 / 不可征服的人 / Aparajito / The Unvanquished

上映日期:1956-10-11(印度)片长:110分钟

主演:Kanu Bannerjee Karuna Bannerjee Pinaki Sengupta 

导演:萨蒂亚吉特·雷伊 / 编剧:Satyajit Ray

大河之歌的影评

烟枪
烟枪 • 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