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离人,不及太平犬”,这句话有一层意思,就是乱离人和太平犬都没什么“尊严”可言,但太平犬在“活着”这方面好歹还是要强于乱离人的。当然,这显然也是一句抱怨的气话。人毕竟是人,在“活下去”这一方面总是更有主张的,即便放下了诸多架势和身段,但就生活本身而言,苦难并不能将人全然的矮化到畜类的地步。

台湾电影《红柿子》,讲述了国共内战后撤离到台湾的一个国民党军官家庭如何在异乡艰苦的环境中落地生根的故事。影片的背景虽然是大离乱的时代,但故事本身并没有过分的渲染战争和政治这些宏大的主题,而是让人物全然的浸染到日常的鸡零狗碎中,通俗讲,就是一个大家庭如何在贫瘠的时代中活下去的故事。

我时常在想,所谓“家、国、天下”,到底如何划分主次?这或者是个值得争论的话题,不同的历史时期必然有不同的倾向性,而各人也必然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但我总以为,一切所谓的政治理想,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必然的要落到民生上来,否则就没有什么正义可言。当然,在此我们也没必要讨论什么是国家正义,免得又被封掉,但有一点还是要说明,绝大部分人(包括绝大部分军人和政客)的生活总还是要扎根在日常之中的,这是一种必然的自我回归。一切宗教的、政治的、哲学的讨论和实践无非是面向这一点,就是普通人的普通生活,这是人类社会的基本面。

影片将故事核心设定为军人家庭,实际上就有一个暗含的故事冲突,就是宏大与日常的矛盾。即便是军队的高级将领,在面对大时代的流变时一样会承受普通人所承受的家常困苦:当一大家子人的生活用度没有着落的时候,他们一样会典卖细软,一样会在明知被奸商恶意压价的情况下卖掉整箱子的名人字画,一样会在生活的逼迫下舍弃自己最最心爱的“身外之物”……这些都是寻常事,都是“烂梗”,然而这些也都是最真实的生活。一个军人,“打来打去这么多年也没打出什么名堂”,最后也只好老老实实做个老百姓。家、国、天下,有家才有天下!影片的结尾也是这个主题的强化:一家人为去世的老太太送葬,送葬队伍与一队士兵相向交错。影片在这样一种民与兵、生与死、争与静、大与小的对位中走向剧终,这正是这个故事的文本重心所在。

影片没有过分强调“离愁”,但齐白石的《柿子图》依然贯穿始终。它是老太太心心念念的钟爱之物,几经辗转失而复得,又得而复失,这其中正是中国人对“家”的眷爱。乡愁是什么?就是故土和家园。故土可以失,而家园不可弃。老太太钟爱这幅画的寓意——五“柿”同堂,是一种团圆和齐整,这是传统中国对“家”的理想寄语。这幅画最终被老太太忍痛卖掉,但为了家人这是值得的,也是必须的,这也正是这幅画的寓意所在。

一家人齐齐整整的活下去,一天比一天更好的活下去,这才是“老百姓”最宏大的理想。除此之外,一切都是虚雾!

2020.12.12

END

个人诗集。欢迎垂询购买。微信号:huarrysun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红柿子紅柿子(1996)

又名:Red Persimmon

上映日期:1997-04-13(新加坡)片长:168分钟

主演:陶述 石隽 张世 鲁直 刘若英 赵正平 

导演:王童 / 编剧:王童 T'ung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