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03

灰猎犬号:无


我继续来编辑这篇影评,看了下大家的回复,我自动过滤那些“口吐芬芳”的人,毕竟,我不是来挑起“骂战”的;当然,说我伪军迷的几位,也没见丢出什么史实资料来反驳我,基本都按照高赞的答案(高赞的答案很客观,我必须要点赞)来反驳辱骂我,那么我继续丢史料,你们继续骂;说我的德粉的人,我会说德语,但不能说我说德语就是德粉吧,也不能说我指出美国电影的问题就是德粉德吹吧,仁者见仁,你们也继续骂,我不再评论。

好了,下面继续分析历史实情。

美国人什么时候对德宣战的?1941年12月11日!这意味着之前美国都没有机会正式对德国潜艇进行大规模攻击,但是不代表双方没有接触。1941年9月4日,美国驱逐舰“格里尔”号(USS Greer (DD-145))在冰岛同德国U艇U-652号发生接触,双方发生交火,但是没有任何损失。脱离接触后,德美双方均声称是对方先开火,这算是有记载的美国驱逐舰和U艇的第一次正面对抗。7天后,罗斯福总统宣布,只要在美军防卫海域发现U艇,将不经警告,一律击沉,所以邓尼茨命令U艇尽量不要主动招惹美国人,毕竟那时候还没宣战。

下图为USS Greer (DD-145),一艘1918年下水的老舰,隶属“威克斯”级驱逐舰,4门102炮,3门76炮,12座鱼雷发射管,1个深弹导轨,2座深弹抛射装置(Y-炮)。看看美军1941年都用的是什么货。


那么美国人第一次击沉U艇是什么时候呢?是1942年4月14日,由美国驱逐舰“罗帕”号(USS Roper (DD-147))完成first kill。倒霉鬼是U-85号。“罗帕”号如下图所示,依然是老旧的“威克斯”级驱逐舰。当时,周围也没有什么护航舰船,是U-85自己浪过头了,13日午夜来到了北卡州博迪岛灯塔附近,被“罗帕”号上的286雷达(英国货)在2500米距离上抓了个正着,然后彼时还没有雷达警告器(Metox)的U艇直到800米才发现美国驱逐舰,然后尝试南逃并且发射了船艉的鱼雷,但是“罗帕”号轻易避开了(35节满速的“威克斯”级,过了30年,估计航速能维持在32-33节就不错,600米距离,夜晚,还能躲开鱼雷,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电影中迎头白天雷击“弗莱彻”不靠谱了),然后在一系列炮战中,U-85被迫下潜,最后被11枚深弹送入了海底。为什么只要11枚深弹?U-85在浅海,只有30米,躲都没法躲,在浅海,基本被抓上了U艇就只有祈祷的份了(鬼子的声呐不过关,到了45年依然会出现在浅海背景杂音情况下无法分辨美国潜艇声音的情况)。


电影时间差不多是定位在1942年3月(2月?具体记不清了),我们来看看那时候U艇的战绩,你们就知道为什么说在“黄金狩猎季”中,美国人根本没准备好了。1月份,U艇在大西洋击沉48艘商船,27.7万吨,几乎全部在美国海岸;2月份,85艘,47.6万吨,绝大部分在靠近美国海岸的北大西洋;3月份,95艘,53.7万吨,创开战以来月猎杀记录。这3个月,U艇损失了几艘呢?0!!你没看错,没有一艘损失,多少年后,那些幸存的潜艇老兵们回忆起1942年的1季度,依然满心的怀念,那才是“黄金”一样的时节啊。美国海岸的灯塔没有灯火管制,商船没有编队,没任何护航舰队,U艇就像是狼入羊群,随心所欲的猎杀,为了延长猎杀时间,U艇的艇员节约用水,甚至有U艇出发时将1/3的淡水柜用来储藏燃料,就为了在北美多呆一段时间。

英国人坐不住了,开始对美国援助轻型护卫舰和武装拖船进行商船护航,要知道1年前,英国人还要向美国人请求援助超过2打的驱逐舰呢,1年河东,1年河西啊。然后美国人才开始正视起U艇的威胁,四月份才有了“罗帕”号的第一次猎杀。

但是这一切都需要时间,4月底邓尼茨派出上半年第六批,也是最后一批潜艇横跨大西洋时,已经有多达80艘U艇巡猎过北美海岸,而4-6月,U艇在大西洋取得了173万吨的战绩,其中北美及加勒比沿岸占了超过一半。从5月份开始,美军才开始建立护航体系,成立了6个护航队,包括12艘驱逐舰,12艘武装拖船。

下午蓝色曲线代表盟军商船损失,可以看到,1942年开始,斜率陡增,到了1943年初,达到了80万吨月击沉吨位的顶峰。


说这么多,还是想说明,电影将时间设定在1942年初,非常不合理,先不说“弗莱彻”级那时候还没服役(要到42年6月4号才服役,虽然我怀疑电影里更合理的应该是“本森”级),那时候,美军连护航体系都没建立起来,连护卫舰都需要英军支援,哪来的余力帮着英国佬横跨大西洋护航呢?而且人家U艇3个月一艘都没损失,你这一次护航干掉4艘,的确有点太过了。。。。

再来聊一聊电影中的反潜“利器”-深水炸弹。

美国二战初期用的深水炸弹是MK6型,是衍生于一战的老型号,说白了就是一个大桶,里面有压力感测装置,重338公斤,装药272公斤TNT,每秒潜速2.4米,后期才改进到3.7米。电影中“灰猎犬”大概率用的就是这货。看出来这个东西的问题了么?潜速太慢。这还是在静水中,遇到洋流情况更慢,很多情况下根本追不上U艇(人家边下潜边前进,等MK6达到指定深度,U艇已经开到前面几百米远了)。更要命的是,42年初,这货的极限爆炸深度只有91米,在这个VIIB型U艇肆虐的年代,人家随便就可以下潜到150米以下,你怎么炸?后期好歹增加到了183米,但是遇到不要命下潜到250米深度的艇长,依然没招。


后来美军实在是忍不了了,才出现了改进型MK9。下面这个设计加了尾翼,保证入水后,弹头朝下,水流顺着弹体表面叠合尾翼的矫正,可以以4.4-6.9米的潜速下潜,装药也减少到91公斤,为的是多带弹药。


为什么要多带弹药,说到这里,我想起一个问题,之前差的资料,“弗莱彻”早期型只能装备28枚深弹,枚看到型号,我猜大概率是MK6型,毕竟300多公斤的大家伙,20多枚也就7吨多了,要知道驱逐舰本身重量和体积都有限,装不下啊。后来反潜型提升到56枚,我估计不是地方大了,很可能是改装MK9了,重量缩水了一半,携带量提升了一倍。

大家会问,装弹多不好么?杀伤范围大啊。这里就需要涉及到一个反潜概率的问题。你一个装药270公斤的深弹下去,有效杀伤范围撑死也就50米,要能彻底震破艇壳,30米以内才是最好的。所以投弹的时候,一般都会多点同时投弹,

下图我做了个示意图,灵魂画手,大家将就,红色代表U艇,左边代表MK6,蓝圈比较大,代表大装药,因为体重大,装不了太多,所以一般美军驱逐舰也就是2导轨2抛机的配置,这样一次可以投4枚深弹。但是别忘了,深弹攻击是个概率活,二战深弹综合命中率也才3%,所以你就算是这样照住了U艇,也很难保证最终杀伤,并且因为投弹数目少,潜艇逃脱概率很大。右侧代表MK9,因为重量轻,所以投弹装置可以多装(我这里简化了一下,实际上是6抛机),这样一次投弹6枚-8枚,罩的面积更大。同时因为重量轻,投射速度更快。后期英国人为了加大效率,一轮投弹后,后面继续再罩一轮,这样一次攻击下去,就是12枚-16枚深弹,形成上下两个网,而且因为驱逐舰有速度,这个网还是上下错开的,才进一步提升了攻击效率。


但是即使这样,我们依然能看到有超过20艘U艇汇报自己在经受了200枚以上深弹攻击后,依然幸存的报告。

真正提升反潜效率的,是43年英国佬发明的“刺猬弹”,它是一种超口径弹药,放在一个金属插杆之上,发射管的外壳套在插杆外面,起到与炮管相似的作用;弹体由电路控制发射,每次发射2枚弹,间隔0.1 秒, 一次齐射时,24发刺猬弹以很短的间隔逐个发射出,可以在舰艇前部200多米远的地方形成一个半径大约130英尺的椭圆形弹幕。 引信为触发式, 需要碰上潜艇才能爆炸,而一发爆炸造成的震动,又引起其余23发爆炸,把潜艇围在火网之中(说白了,还是我们之前讲的套圈,只不过刺猬弹一次攻击,套圈的范围更大,而且刺猬弹潜速更快)。这样到了二战后期,反潜效率才逐步提升到了10%。(所以才有了1944年“英格兰”号护卫舰,15天击沉6艘日本潜艇的壮举,没刺猬弹,你让她累死也打不成这个战绩)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你告诉我说42年初,“灰猎犬”号一次猎杀,就用深弹就干掉2艘潜艇,逼出2艘用舰炮击沉,我是怎么都不信的,不是我埋汰美国佬,他们那时候反潜武器太差了。

对了,关于U艇黑入美国通讯系统挑衅的事,海外军迷还做了一番考证,对于盟军常用的护航舰队通讯频道(BAMS),德国人也许有机会偷听到,但是从未发现任何U艇有主动挑衅的行为。让下面某些评论的人扎心了,对不起哈。


最后,有没有片中近距离交火的情况,有,美国人也做了回答,43年11月份的U-405就是这么被击沉的,我要说的是,还真不只这一艘,但是别当真,100场战斗中还能遇到1次就算不错了,“灰猎犬”号运气很好,老是遇到稀罕事。


先写这么多吧,没想到“美粉”们态度这么激烈,我就摆事实讲道理给你们看,说我是伪军迷的,拿出反驳的史料来,大家继续交流,骂人的人嘛,就由他们去吧,反正嘴炮谁不会呢。

----------------------------------------------------------------------------------------------------------------------------------------

再编辑下,我写这个影评,其实不是为了喷而喷,没有意义,咱是混知乎的人,不靠在豆瓣上赚这人气。就事论事,其实你越是把敌人拍的傻,越是无法凸显你实际的英勇,就跟我们的抗日神剧一样,鬼子都可以手撕,抗战还能打八年么?

我能理解这部电影,好莱坞想在1个半小时里塞进去日常2-3个小时的内容,同时,反潜其实是个很枯燥的工作,“犁海”3个小时起绝对是那时候的日常工作,一遍遍用主动声呐去ping,然后降速用被动声呐去听,但是这样呈现出来,观众肯定要骂娘。就好比“从海底出击”,这么写实,但是其实国内影圈看得人还是相对不多(鄙人已经啃了不下十遍,隔三差五还要拿出来复习)。

说这么多,其实就想指出好莱坞电影的一些通病,美国人似乎越来越难以接受把敌人描绘的高超了。早年《拯救大兵瑞恩》到《兄弟连》,你还能看到对手战术的闪光点,到了《太平洋战争》,大段就只剩下对手的“猪突”了(当然,这也不能不说是事实),再到后面的《狂怒》,总有人说虎式单挑干掉3个值了,但是怎么偏偏把人家原地转向的功能给省了呢?车长傻X的和谢尔曼对冲,你说这样的敌人能算合格么?这次《灰猎犬号》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下面有人说“大灰狼”U艇想要挑拨护航舰离开岗位,给队友创造机会,你可以拍的更委婉点啊,直接黑进人家频道挑衅,这个多无厘头啊。

而且三英战吕布,迎头射鱼雷,咱不说玩《猎杀潜航》没有发言权了,鄙人也算看过些战史的了,你见过那个艇长敢这么“扛”?你一发失的,对手从你头上开过去,你都来不及深潜,深弹骑脸,直接就GG了。所以,现实中,U艇能不接敌就不接敌,接敌了也不能头对头或者头对尾,没有射角,逃也逃不掉,这些都是潜艇战常识问题。

最后,我觉得这是部好电影,因为结构工整,气氛紧张,完全能调动观众情绪。但是也是部抗德“神剧”,狼群被组织的一塌糊涂,没有第二天的追击,你说这是44年我信,哪怕43年我也信,但是这是42年2月,再过几个月,被称为“快乐狩猎”的北美大狩猎就要开始了,你会发现,届时被派到北美的几乎每艘U艇都会战果累累而归,美国人根本没有做好准备,更别说反潜了,所以这个节骨眼,德军一口气在一个菜鸟驱逐舰面前损失4艘U艇,你觉得可能么?

事实就是事实,电影则是电影,看电影鼓掌,看完,还是要想想背后的故事,不是么?(笔者不是杠精,别再说我为了喷而喷了,各位:))

--------------------------------------------------------------------------------------------------------------------------------------

总的来说,一部中规中矩的海战电影,但是,作为资深军迷,必须要开始吐槽了:

首先,“弗莱彻”级驱逐舰的反潜武器系统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位于舰尾的两具Mk3型深弹投放导轨,二是位于舰体后部两侧的6具Mk6型抛射机(又称K炮)。全舰共搭载56发深水炸弹,包括Mk6型和Mk9型二种。这种赞载弹量在单次巡航中如果不是遇到大群敌人,基本够用。但是,偏偏“灰猎犬号”在片子一半时深弹就不够用了,为什么?我看了一下片中用到深弹的地方,第一次白天攻击,投弹4枚,干净利落干掉敌人。


第二次,第一天夜里,对付插入船队中央的U艇,“灰猎犬号”进行了两次攻击,数了下,大概耗费了十二枚左右的深弹,然后U艇发射了诱饵弹,美军中计,没有任何斩获。



然后第二天一汇报,结果投了32枚。你告诉我就两轮就干掉了32枚,没有刺猬弹,没有所谓的环射,就是两个导轨加上左右各3个抛射器哦,你这不是干了两轮啊,你这是4轮弹药量啊。然后还剩6枚,请问这么个打法,什么弹药储备够你用的?



而且32+6+4=42,标准载弹56枚,剩下的弹药去哪了?好吧,我承认有点认死理,但是看看人家德国人的“从海底归来”,鱼雷得算着打,不是么?

好了,下一个吐槽点:Pillenwerfer 是怎么出现在1942年年初的,而且美国佬连名字都知道了?!这玩意大规模应用要到42年6月份以后了,看片子里的意思,“灰猎犬号”不是第一个遇到的。。。


这哥们的好基友41年就遇到了,德国佬:“我那时候还特么没发明出来这玩意呢,你是怎么遇到的?”


就是这么个东西,翻译过来叫“诱饵弹发射装置”,发射的东西在片中是这样的,它大概15厘米直径,装不到500克氢化锂,像一个巨大的药丸,氢化锂混合海水后,可以产生大量的气泡,阻挡潜艇的回声,可持续25分钟,严重干扰ASDIC的效用。这玩意要是早半年出现,U艇们的战果可能要比历史上更恐怖。


第三点:42年初的德国人是从哪找了这么一个二杆子做狼群领队的?先不说黑进美军公共频道发战书,你这言语间,是动作片看多了么?


而且,纵观U艇部队6年战斗历程,从来未见过任何一个艇长敢用无线电对近在咫尺的美军如此挑衅,还带着一口咖喱味的英语(没钱找德国人,找的阿三客串的么?)。而且最不能忍的是最后一天白天时,这哥们竟然在潜浮状态继续挑衅美国人(注意指挥塔上的大灰狼艇徽,这哥们绿野仙踪看多了)。请问你是已经攻克长波通讯秘籍了么?请问你是把无线电绑在了潜望镜上了么?那么为啥你们U艇直到43年开始用通气管之前,每次收发报还得浮出水面呢?这特么才41年啊,大哥!!


好了,吐槽完这个头狼的二货行为,才再来看看他们的战术,我觉得任何一个玩过历代“猎杀潜航”的玩家都能冲这个哥们说俩字:“菜鸟!”一般而言,Kreigsmarine在每次猎杀中,都会对预定航线上布置一定数量的狼群,注意,是不同的狼群,为的是锲而不舍的猎杀,而最好的机会就是在晚上。这也是为什么第一个夜晚,当U艇干掉6艘商船时,我一度认为这种正常的发挥(42年上半年)应该能保证这部片子最少带走12艘商船。结果。。。。。。第二个夜晚狼群没了?!你要知道,北大西洋,双方对于空掩区域的空白低端都一清二楚,德国更是铭记在心,因为过了这村儿没这店儿了,你不在空掩空白区干掉更多商船,进了苏格兰北部的空掩区,根本没机会进行大猎杀。这也是为什么Kreigsmarine会在截击路线上布置多个狼群的原因,当然,类似电影中这种6-7艘的大狼群,如果机会合适,可以进行二次猎杀,问题是,德国人人呢?让下图二位在夜间轻松的拟定策略,简直是U艇部队的耻辱!


好了,第四点,U艇接敌的策略。玩过“猎杀潜航”系列的各位都应该明白,潜艇单挑驱逐舰到底是多自虐,不到万不得已,U艇绝对不会这么做。不仅极少会出现下图这样100米近距离刺刀的情况,


也极少会出现下图三英战吕布这种盛况,注意下图两条鱼雷尾迹,感情你们这是组团猎杀驱逐舰啊,作为一个初次执行任务的驱逐舰,又是炮战,又是各种躲鱼雷,“灰猎犬号”表示我真是日了。。。


最终,“大灰狼”高扬着潜望镜冲向“灰猎犬号”的场景,让我深刻的认识到,这位艇长可能是重度偏执狂+暴露狂,他一定以为自己是“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可以将对方的船底割烂。


比如说这种?!


精神正常点的艇长一般有多远就会躲多远,等到夜色再临伺机而动。最终“大灰狼”可耻的在潜浮的状态下被一炮“中出”,然后被迫上浮,被“灰猎犬号”乱棍打死- -!德语怎么形容这种哥们来着?“Arschloch!”


记住,各位观友,这是42年初,北美狩猎的美好光景就在前方,这不是44年,这是克雷齐默尔,卢斯等大牛还在的时代,是一个盟军海员听到U艇名字就颤抖的年代,当年要是都这么玩,估计邓尼茨不用到45年,可能42年底就被元首枪毙了。

所以粗略看了下,整个电影结构工整,好莱坞标准水平,但是要是考究嘛,德国人可能又要骂娘了,毕竟咱们有抗日神剧,美国有抗德神剧,既然可以在“狂怒”里被屠,“灰猎犬”里为啥不能再屠一遍呢?所谓成王败寇,好莱坞就是这么占领意识阵地的,不给五寸炮们一点机会,怎么能显示我美帝水手们的应用呢?最后再吐槽一点,美国127炮的炮手们水平是真的烂,前后大概打了上百炮,命中2炮,看看人家U艇,88炮发射1发,命中1发,欧耶!


灰猎犬号的影评

丑大鸭
丑大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