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7-09-26

鸡同鸭讲:思考现实意义

作为一代喜剧大师,冷面笑匠许冠文的电影多为描写市井生活和普罗大众,辛辣又冷静地叙述着种种社会现象。《鸡同鸭讲》中,许冠文饰演的“许记烧鸭店”老板“老许”,传统、保守、吝啬,但勤劳、积极、永不言弃,集中了中国式小业主的所有个性;烧鸭店环境简陋、卫生恶劣、员工懒惰,但餐品厚道、物美价廉,也集中了中国式小餐馆的所有特点。所谓“鸡同鸭讲”,就是通过广式餐馆“老许记烧鸭店”与美式快餐“丹尼炸鸡”之间的商业竞争,以最生活化的角度,展示了中国式的经营之道、处事之道和为人之道,以及这种传统在现代商业社会中的迷茫和思考。
影片所描述的商业竞争,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冲突,体现了中西方不同的经营理念和运作方式。人类学家泰勒将“文化”定义为一个复合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和习惯。文化冲突为影片带来了戏剧张力和笑料包袱,为我们更好地理解香港社会和市民生活提供了平台,更为我们理解全球化环境下的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独特视角。片中烧鸭店和炸鸡店的激烈竞争,涉及到营销运行、管理方式、交易模式、技术支持等多个方面,近30年来在我国各地方、各行业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表现不断“上演”。
一个特定社会中存在着代代相传的一种共享的生活方式。我们代代传承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同样在香港的市井街道、社会大众中扎根、繁育、弘扬。相较很多洋气十足的香港电影,放低视角、贴近市民的《鸡同鸭讲》,既勾勒了现代商业社会中文化的交融和冲突,又体现了文化要素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古英语和拉丁文中,文化的本意是“耕耘”。身处中西文化的交汇之地,香港人用剖析自我、理解自我的方式,寻找经济发展中最源头、最本质的驱动力。
文化赋予现实以意义。一碟烧鸭饭凝聚了传统的浓浓人情和坚韧精神,又汇聚了现代的经营方式和商业精神。尽管充满了波折、困难和危机,老许和烧鸭店在坚持传统、坚持自我的基础上,锐意进取、不断进步,取得了成功。就文化角度而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仅意味着要更多、更为丰富地创造文化产品,更快、更为积极地发展文化产业;更为重要的,是尊重我们的文化精神,尊重自己的生活方式,在代代相承中找到驱动力,在兼容并蓄中找到新要素。

鸡同鸭讲雞同鴨講(1988)

又名:Chicken and Duck Talk

上映日期:1988-07-14片长:98分钟

主演:许冠文 许冠英 张艾嘉 卢冠廷 吴启华 谷峰 白茵 叶荣祖 何启南 许莹英 高志森 罗冠兰 叶蕴仪 许冠杰 徐小凤 

导演:高志森 / 编剧:高志森 Clifton Ko/许冠文 Michael Hui/马伟豪 Joe Ma/阮世生 James Yu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