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地球不放松,立根原在盖亚中?

江月年年望相似。(Real Like?!)

流浪地球2给幽的视觉效果以及科幻启蒙(畅想)都是很震撼的,这里主要就三个方向谈谈我对《流浪地球2》的理解以及感悟——技术、博弈、最优

『技术』

1.硬件 VS 软件

硬件重要还是软件重要?

在幽的眼中,两者同等重要,在众多SD(Software Define)的概念下,可能会让人产生某种误区。 但是马师的一句话:

没硬件,你玩个屁啊?

一语道破了偏见的偏之所在。

硬件是躯壳,软件是灵魂

只有灵魂,没有躯壳作载体,如何长存?

只有躯壳,没有灵魂作核心,动力何在?

  1. 看见技术的价值

有一个场景其实还是蛮有启发意义的,重启北京水下集群,马师又说了那么一句话:

这将是一个新的世界!!!

只不过是重启,为啥会开启一个新的世界呢?

因为一项新技术的诞生——550W。 也就是说哪怕硬件是旧的,大多数的软件也是旧的,但是仅仅(只需要)一种新技术,那么世界就会被改变!!!

而这种技术,才可以称之为——革命性的

『博弈』

1.数字永生 VS 完整的一生

谈这个话题时,不妨先谈谈上文说的550W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技术? 或者说这种技术源于什么?

给幽直观的感觉是,该技术诞生于图恒宇对于女儿的思念,而具体的荧幕语言则大概是这样子的:

一段2分钟左右的丫丫视频,但是这段视频与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

只能拖动进度条,快进快慢,以及暂停|停止|播放等等还有所不一样:

上面定义的这些操作其实与视频本身无关,仅仅是播放器的操作, 但影片中的则不一样,视频本身也就是内容本身,或者具体到内容里的人物——丫丫。 自带情绪感知能力,也就是说之于她,如果撇开这种概念的话,几乎可以认为:

丫丫就是活着的,哪怕仅仅是两分钟。

而这种情绪感知能力,具体来讲可以理解为——互动,也就是说视频中的丫丫看到现实中的图恒宇,他的情绪变化,会导致视频中丫丫的一些改变。 更加智能的是,理论上不限次数,也就是说,只要有人打开,无论是谁,视频里的丫丫都能针对每次打开后的具体情况,呈现不同的变化。

那如果是这样子的话,我们重新解构现在视频的播放模式:

预设一种情形——电量永恒,硬件无损;

实际情形——时长2分钟;

循环播放(无限次数)是不是就是数字永生了?

然而,这并不能满足图恒宇对丫丫的思念,或者在图恒宇的脑海中,他要的并不是丫丫数字永生。 因为这种永生,依旧不是完整的,丫丫不会长大,哪怕循环无限次,每次的感知不一样; 但实质上来讲,依旧是以第一次的年龄作为基点,所以这种情绪感知中她的视野,思维,虚拟形态等等

哪怕是通过次数的叠加,间接实现了永生。

但实质上依旧是——2分钟,不完整。

所以,图恒宇做了一个选择:

冒天下之大不韪(将丫丫的相关程序上载至关乎人类未来的550W),将丫丫的数字生命时长从永生,缩短到了70年。

也就是说:

哪怕只有一次

哪怕不能无限循环了

但是最起码,丫丫在这仅有的一次中可以从小成长到老,她的人生体验是完整的。 也许这就是,图恒宇对丫丫的最后祝福了。 毕竟丫丫在永生时,哪怕图恒宇本身不能永生,但是他可以在有生之年,频繁打开视频,去看看丫丫。

本质上来讲,是没有放手(可控)。

而在70年的时间里,虽然丫丫体验完整了,但是一开始图恒宇是考虑不到剧情发展需要这种事情的,他给丫丫设定的人生时长是70年。

本质上来讲,是打算放手了(不可控)。

只要丫丫人生体验完整,他这个作为父亲的就很欣慰了。

哪怕不能再互动

哪怕只能打开一次,且初次打开就是永远再见。

但是,图恒宇依旧做出了他的选择。 虽然实际剧情发展需要,图恒宇最终不但没有彻底的放开手,反而也过上了数字人生,离丫丫更近了......

其实在文艺作品中类似的表达,或者说哪怕语意不一样,但是在不同的语境下依旧可以套用:

比如那句经典台词——我给你最后的疼爱是,手放开。

以及《妈的多重宇宙》里描述的主题,也是类似的。

2.人类命运共同体VS中美对抗

从《流浪地球2》中,不难看出,当今世界的一个趋势——多边主义。

从两极的世界格局,到一超多强,再到多边主义。

而多边主义的一个具现化其实就是将人类的命运视为共同体。

本质上是以一种合作的方式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但是既然有合作,必然有竞争,甚至有对抗! 记忆犹新的一幕,中方发言人周喆直缓缓站起来的时候,虽然缓慢,但是坚定,看似表面上并没有激烈的对抗。

但实际上,也是种交锋,怎么说呢?

高手过招,不在形,在势,无招胜有招。 (画面:虽然过招双方身体没动,但实际已经在心中交(推)手(演)了很多次了。)

『最优』

最优,其实是个伪命题。

之前在『比较主义的陷阱』中有谈到:

最高级是由比较级得来的,而比较级本身又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你觉得更好,别人可能觉得更坏。

所以这种比较级不可靠,那么由它而来的最高级,能可靠到哪去?

而最优在《流浪地球2》中的不可靠体现在人与AI针对同一情况的不同选择上:

这种选择表面上并不是在集体和个人之间选。

其实刘培强在集体和个人之间选择的时候,那个语境下,他的选择从理想结果上来讲是双赢的。 为了集体,也可以为个人的家庭多争取进入类似“诺亚方舟”的名额。

真正出现分歧的类似那种问题:

船上有很多不同职业的人,体重不一样,但是船的载重是一定的,而且现在因为超重要沉船了,只能下去一个,选择哪一个?

画面拉到本片,刘培强想要通过奋斗给他的妻子和孩子争取登上“诺亚方舟”的船票。 然后AI,似乎只扫了他一眼,对于他的全部个人信息,了如指掌,也就是说AI比刘培强自己更知道他自己(这里仅仅说是知道层面,而非了解,遑论懂得)。

然后他指出了,在AI看来,刘培强的答案中有一个考虑不周的地方,或者说按照刘培强的奋斗动机——他奋斗,为亲人争取名额。

存在一个Bug——他岳父也是刘培强的亲人,也需要登上“诺亚方舟”,而且从当时的语境来讲,似乎也需要刘培强去奋斗,才能获得这个名额。

但是刘培强奋斗的一个最大回报仅仅只有两个名额。

那么,问题来了。

按照AI的思维逻辑:这两个名额,怎么分给三个人?

典型的僧多粥少的问题,AI给出的最优选择是—— 将妻子,替换成岳父,给出的理由是妻子的生命还剩80几天。

其实某种意义上来讲,虽然前言是表面上并没有在集体和个人之间作出选择,但实际AI做出的选择按照结果导向来看的话,还是偏向于集体的。 从它做出选择的动机来看,它从人生命长短的角度出发,觉得生存周期越长对于集体的贡献可能就会越大,所以才做出了上面的选择。

然而,这种选择,却引起了刘培强的情绪失控,因为给他的直观感觉是,AI抛出的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而就是一个“命”题。

并不是以一个询问的出发点,征询或者沟通以达到双方的共识 而是近似命令,我问你,是例行流程,实际上你的答案,我不关心。

就在刘培强觉得自己之前极度认真; 做出的选择看似双赢; 或者似乎还有那么一丢丢舍孝取忠的倾向; 理性分析,确实也兼顾了集体和个人,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

AI给出的选择,则直接是一盆凉水,泼醒了他。

他,根本就没有选择。(Just A Game?)

唯有服从,不然测试不通过。

其实这和那句台词,似乎也不谋而合——

无论虚实,不计存亡。

你觉得这样公平吗?

危难面前,唯有责任。

所以,这里就体现出了,『最优』的伪命题性——刘培强认为的最优,在AI的决策中也许是最劣的。

当然,这是永恒困境吗?

正确与应该,不能兼顾?

在这方面,幽是现实和浪漫并存的:

现实:

命题有存在的必要性,因为两个人的思想、意见、认识就有可能会出现分歧,那么把这个数字上升到亿级别呢?

一旦外敌入侵,一盘散沙,一击即溃。

所以有时候秩序|团结的形成,怀柔的效果往往不佳(但是也要根据具体语境取舍,不是说绝对弃用) 铁腕虽然刻度大于温度,但是效果或者说结果还不错?

然而,如果格局打开的话,怀柔与铁腕,不过是一种器罢了。

浪漫:

之所以让刘培强情绪失控,底层逻辑是他尽最大努力奋斗争取到的名额达不到他实际需要的。

本质是就是资源有限。

那打开格局后,就不仅仅局限于双赢了,而是多赢。

很多人一起同心协力把蛋糕做大,那么每个人分到的蛋糕相对之前蛋糕小的时候被分到的也会变多。

以上所言,最优之所以伪,主要是囿于决策者本人。

地球为什么要去流浪?

如果将最优二字代入解构【流浪地球】计划本身,你会发现这个计划本身是最优的吗?

囿于什么,让地球需要去流浪?

囿于技术

发现&移动

囿于我们没有能力去将地球上的全人类移居到类地行星,也许是还没发现,也许是发现了,不知道怎么移过去?

时空

时间

囿于地球容纳人数的限制:

下面这个方案或许不可行,但是如果在空间上作出某种突破,还是可以畅想下:

让危机时间点的全人类回到过去某个时间点,然后相当于让1000年内的知识经验的积累提前学习到,进而相当于——人造先知

本质上是为了,在末日前争取1000年时间

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类似《七龙珠》里面的时光屋,咱不求穿越回到过去,咱们让时间流逝的速度慢下来,还有一天要危机了,咱慢个365000倍,似乎也相当于达到了想要的效果,也就是度日如千年

以上两种猜想,其实幽是暗含一个前提的,那就是不需要地球去流浪,就地解决,人类对地球所处的操作系统已经熟悉了,懒得去适应学习其他新的操作系统了。 神马冲出太阳操作系统,冲出银河系操作系统,冲出恒星系操作系统...... 想想,怪累的,原地躺平,不动,把问题解决了,感觉也蛮好的。

Ps 代入这种思维的话::

站着把钱挣;跪着把钱挣;睡着把钱挣。

你,怎么选?

本质上来讲,让地球去流浪这种思维的决策出发点本身就是地球不行了,咱们换环境(地球本位主义)。

从算法角度讲,就是牺牲时间换空间,之于本片就是2500年的时间换一个全人类再度宜居的空间。

当然,虽然我觉得时间维度,如果这样实现的话,确实学习成本等等都是最优的。

但是综合可行性上来讲,又不是最优的。

空间

幽觉得最优的可能是下面这种方案——牺牲空间换时间。

这两种想法的一个本质区别,或者说这种trade off背后所体现的决策分歧是——决策者本人觉得时间重要,还是空间重要?(又囿于决策者喽......)

最理想的情况还是之前说的桎梏,如果说我们有能力将危机时的全人类移居到类地行星。

虽然也属于换环境了,但是不是说做个蜗牛,背着房子远行,而是直接换了个房子,由于类地(操作系统相似),哎,学习成本还不怎么高,两全其美哈!

当然咱们做个最坏的打算——永远找不到类地行星

怎么办?

其实只要格局打开,现在困扰你的问题,都是不成问题的问题。

那么还有个计划,幽正式将之命名为——『克隆地球计划』。

Ps:

1.技术达到的话,那么无中生有般克隆

2.技术达不到的话,我们也甭去找啥类地不类地行星了(在永远找不到这个假设下),因为类地肯定是奔着找个和目前地球所处环境类似的行星 换个思路呢?地球需要什么环境,咱们把那些学习成本花在改造环境上,复用程度不更高?找是需要运气的被动的,改造是主动的,技术可复用的。 环境不行了,也不去换环境,咱修复,就原地修复。

如果非要宇宙那么大,我要去看看,那是个人选择,也不阻拦,都接受,多元化。


流浪地球2(2023)

又名:The Wandering Earth Ⅱ / The Wandering Earth 2 / 《流浪地球》前传

上映日期:2023-01-22(中国大陆)片长:173分钟

主演:吴京 刘德华 李雪健 沙溢 宁理 王智 朱颜曼滋 安地 王若熹 佟丽娅 伟大力 张衣 天使 克拉拉 叶展飞 倪腾 胡先煦 霍青 刘寅 国义骞 吴恩璇 王红卫 孔大山 徐建 刘佳沄 丁燕来 郜昂 严华 李仁 洪真 王磊 王一通 杨洪涛 赵叶索 李路琦 黄纪渊 郑楚一 吴静一 付嘉灏 瓦伦廷·沃罗布耶夫 李一冉 周强 朱超艺 何金和龙 何金和金 张涛 向进 李沛东 

导演:郭帆 / 

流浪地球2的影评

米卡
米卡 • 高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