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最好看的两位男星,看了这部电影,所以,非常肤浅的动机。

没想到惊呆了,太紧张了这节奏,就想看看帅哥,看得我叫一个惊心动魄,根本没时间欣赏容颜啊。

我写影评前,会先看很多别人写的。这部电影的影评,大部分是各种“破案”,推理到底是咋回事。

少部分和我一样,简洁地表达了感受,比如:

劇情撲朔迷離的《索命記憶》便猶如Trance樂曲般,虛實交錯,許多短樂句(場景)不斷地重複出現,然後隨著情節發展逐漸加重節奏與速度,令觀影者心情也為之緊張、糾結,其中有幾個橋段隨著音樂節拍的敲擊,還真的讓我的心臟也隨之快速跳動,非常地刺激!

比如总结:

所以说学心理的惹不起啊……

有些影评提到了《盗梦空间》,我看电影时也想到了它。(我还想到了《消失的爱人》。。。)

同样是讲心理悬疑,盗梦在外部包装层面上精良宏大,迷幻重在道具精细。两者最大的差别是清晰度不同,盗梦有着一套完美的逻辑原理,让人有空闲去数这是第几层梦,有明确的分辨工具,还开设支线暗藏谜团又将谜团融入梦境原理中作解答。所以即使观众没看懂也可以感受到这部片子的严谨性。 而迷幻则不同了,它没构建起一个大框架,这不是说它不好,两部讲故事的方法不同,在这部催眠被当作线索而不是工具,穿插在一个多时间单空间的维度里,使得影片没有视觉上的张力,梦境与现实交错混乱界限模糊。而我们的主要叙述人——主角对自己的情况是不自知的,这又大大加深了观众对影片理解的难度。在敌我不明,虚实难辨(嘿看我真真假假看我假假真真 的情况下,只能靠各种细节铺垫和意象来引导观众,这一点《迷幻》做得还是挺用心的。

写这段话的友邻,和我的区别,就像《盗梦空间》和这部电影的区别。

《盗梦空间》,我想认真看几遍,像解题一样搞懂,注意,“认真”,不是潜意识的范畴了,而是像上课、像工作,老师和老板在对你说:认真听啊!

《迷幻》,则是,我被这部电影催眠了,根本没空动脑子,偶尔觉察逻辑不对,但很快就抛之脑后。就让这个催眠师掌控一切吧,就让这整个世界是一场梦吧!

就像最后那一幕,到底是真实的记忆可贵、还是美好的幻想可贵,已无从选择。

扮演催眠师的黑人女星,也成了大部分影评的话题:“我们欣赏不了这样的美女啊”!

说老实话,我也不觉得她漂亮,我甚至嫉妒恨,她长这样,居然可以和我觉得最美的两个男星各种亲密戏。我甚至怀疑文森特•卡索就是在演完这部电影之后,改变了对异性的品味,最后娶了个黑人名模。

她显然不符合我们的美女标准(男人们已经被网红脸搞傻了),但她的气质非常的女巫,她的眼神非常的有力,她盯着你说什么,你都无力反击。

穿透力的注视

最后想说说:评价电影。

理性的评价:像一个电影学院的老师在给学生上课:你看看这里没拍好,那里没编好,这里表现的很好,那里意味深长。这里去掉几颗星星,那里加半颗星星。

这种展现知识与逻辑的,称之为专业。

作为我,拍不出电影的非从业人员,很少花钱看电影的”白吃白喝“者,只要一部电影不是:花钱去电影院看然后觉得浪费钱了、在自己设备上看觉得浪费一大半时间了,我都打四五颗星星,表示感谢。

对于我来说,一部电影好就一个单词:in

是的,那些让我沉浸其中、或有一道光芒刺进我的黑暗部分的电影们,就没有一颗灰色的星星。


迷幻Trance(2013)

又名:催眠潜凶(港) / 索命记忆(台) / 恍惚

上映日期:2013-03-27(英国) / 2013-04-05(美国)片长:101分钟

主演:詹姆斯·麦卡沃伊 文森特·卡索 罗莎里奥·道森 丹尼·萨帕尼 塔彭丝·米德尔顿 马特·克洛丝 

导演:丹尼·博伊尔 / 编剧:Joe Ahearne/约翰·霍奇 John Hodge

迷幻的影评

洛依
洛依 • 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