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袭的节目不配及格以上的分数,这是原则问题。
舞台、灯光、赛制这些抄来的硬件比《以团之名》强那也只是说明人韩国综艺强。选手、导师还有后面的“党委”(小伙伴戏称)这些软件比隔壁配置合理、效果舒适,才算是这个节目的制作团队能拿出手的优点。
然而,就算我认为Jolin比何展成更适合编和教刀群舞,黄豆豆老师和蒋大为老师显然比起隔壁那些连人话都不怎么能讲的求生欲代表也更加精通业务更加言之有物,练习生们的业务水平比隔壁平均高出一截以至于当国服第一扁鹊上台表演一脸冷漠时我跟小伙伴笑得前仰后合“他们这仨真的应该去隔壁”。
就算这样,我还是更喜欢看隔壁的节目。
因为我只是个看热闹的。
而且我不傻。
去年没有围观上小哥哥,但赶上了小姐姐的热闹。节目每集都要说“选出中国最强女团”,“给你们认为最适合成团的小姐姐投票”,我听在耳里居然还当真了,茶余饭后还会跟小伙伴讨论团队都需要什么样的担当,能走怎么样的风格,得唱什么样的歌。
然而,最后选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团么,大家有目共睹。
我就很不理解——你们明确知道这个节目的投票标准,也拥有全部的权力和责任,为什么会做出这种选择。当时写了点感想,在回复里跟那些投过票——甚至是爆肝投票——的人进行了讨论。
然后,我才明白过来,什么业务能力什么位置匹配什么文化输出赶英超美,只有我这种抱着两手看热闹的人才关心。花了真金白银付出真情实感去投票的,他们更关心小姐姐家里是卖烤串的还是卖卤味的,他们家妹妹能不能通过这个节目赚上钱买上房过上更舒服的生活。我是以HR的心态在看面试,他们是以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甚至干爹的心态在看小姑娘。但我这个HR不开工资,他们看小姑娘是给钱的。
虽然我仍旧不理解——作为爱豆市场真正的消费者,劣币驱逐良币,对你们能有什么好处?但是,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钱是他们的,时间是他们的,情感是他们的,他们爱怎么花,轮不到我这个抱着两手看热闹的人置喙。
一个小伙伴话讲得比较糙“有人爱花钱吃屎,谁还能拦着了?他们吃得开心就好。对供应商来说,爱吃屎的消费者是最好的。鱼子酱不好搞,屎还不容易?原材料丰富,又省了加工的程序和人力,完全是无本买卖啊。这些人自己吃完了还会出去吆喝哄骗别人也来吃,简直棒呆”。
至于我们能做的选择,就是不爱看别看,看到了也当没看见。
所以再看同类节目,我就不可能再像土创那会子,把它当个以业务能力为标准甄选爱豆的正经选秀来看了。看到张艺兴一本正经地教训选手,我内心只觉得好笑“咳!说得跟真的一样。你还真当我是傻的?上过一次当我还能再信你的邪!”
相比之下,隔壁错漏百出的表演,一眼廉价的舞台,各种死亡打光,黑幕感满满的强行加戏,倒是更符合我现在对这类节目的期待——欢乐源泉。而且,隔壁各位班长们为了给自己队抢“人气担当”(标准是:腿长+长得帅,网络讨论度高)操心劳命的表现,比起这边还是“当练习生的时间长短,唱跳能力”的说辞,让我这个上过一回当的看来,怎么也更加地真诚和务实。
隔壁也令到我这个局外人好奇:目前为止,所有爱豆选秀用的都是“成熟市场的标准”。但问题是,中国这个市场显然是不成熟的。中国能抄韩国节目的赛制,能抄他们的舞台,能请来他们的PD和打光师傅,甚至能搞来在韩国练习的新人,但唯独不能让韩国观众来投票。所以如果就用不成熟的市场标准,能有什么样的玩法会有什么样的结果?练习生们自己对于他们未来金主的判定和期待是怎么样?让他们按照这种判定跟期待去选择队友和表演的话,会呈现出怎样的东西,最终成团的人选会不会更显合理?
所以,粉丝们也不用着急上火。毕竟综艺节目的播放量有一部分是我这种看热闹的人提供的。我反正不会给小哥哥花一分钱,并不是粉丝经济的目标人群,节目糊不糊火不火的,未必影响小哥哥日后的发展,小哥哥们能圈到多少钱主要还是看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