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包含电影《逃出绝命镇》(Get Out, 2017)与《万能钥匙》(The Skeleton Key, 2005)剧透。

引人入胜的故事有可能已经被前人讲完了么?当创作者因为灵感枯竭而痛苦不堪时,可以参考《逃出绝命镇》(Get Out, 2017)是如何在仅投入450万美元成本的情况下,却在全球范围收获2.5亿美元票房,并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的。

讨论这部电影前,先要介绍另一部作品。2005年上映的惊悚影片《万能钥匙》(The Skeleton Key, 2005)成本约4300万美元,全球票房9400万美元。虽然并未产生巨大反响,但它却是一部“鬼屋”类型片的代表作。

《万能钥匙》讲述一名白人女护工,前往一处乡间旧宅对老人进行临终关怀,却发现这幢房子里发生的事,与百年前一对黑人夫妇施放的巫术有关。

而《逃出绝命镇》则是一个黑人青年跟随白人女友,去郊区她父母的家中拜访,殊不知这个家庭一直在利用纳粹的黑科技干着罪恶的勾当。

分别简单概括剧情,就会发现无论人物前往地点的原因为何,这两部电影除了正反双方种族颠倒,故事内容极为相似。

惊悚片里有一类“鬼屋片”,大致就是主角出于某种理由前往陌生场所,并需要停留,进而发现惊悚事件,在揭秘过程中走向结局。

无论是二战美军驻留古宅的《战争幽灵》(Ghosts of War, 2020),还是新娘嫁入受诅咒家庭的《准备好了没》(Ready or Not, 2019),亦或是几个年轻人走进荒芜小镇的《恐怖蜡像馆》(House of Wax, 2005)都是相似的故事。如果再对外延扩展,《人皮客栈》系列(Hostel, 2005. Hostel: Part II, 2007. Hostel: Part III,2011)也属于此类型。

统观这些电影,《逃出绝命镇》设定的猎奇程度不及《人皮客栈》;紧张感不及《准备好了没》;剧情反转的精彩性不及《万能钥匙》。但究竟是什么原因令其叫好又叫座呢?

苍沧认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黑人导演Jordan Peele(后简称J.P)撰写的剧本紧跟美国舆论的政治正确潮流。

《万能钥匙》的白人主创团队讲述了二十世纪初黑人利用巫术附身在白人身上的故事,是否故意丑化黑人值得商榷。美国南部黑人文化中有无类似的巫术不得而知。如果有,而编剧对这种传统进行艺术加工,并不涉及种族主义问题。但站在黑人观众的视角看这部电影却未必舒服,因为故事中反派纯粹损人利己的行为无法唤起观众的同情心。或许十五年前美国相对宽松的种族舆论环境下,电影上映不成问题,却有可能被如今的资本和观众秋后算账。

而《逃出绝命镇》中,采用了完全相反的人物种族设定。拍卖聚会上多处暗示着白人垂垂老矣,试图从灵魂和肉体全方位占有更具活力的黑人。这无疑与当今美国非洲裔人民的处境相契合。白人精英剥削着黑人的廉价劳动力,垄断着教育、文化等产业,锁死少数族裔实现阶级跃迁的可能性,甚至掠夺了他们的基本生存权。《逃出绝命镇》的热映有可能为美国种族问题的熔炉中反添了一把干柴。

这部电影准确拿捏着不同族裔的心理。

对于白人来说,影片中反派对黑人的占有采用的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科幻手段,并且Armitage家族具有纳粹基因。白人观众可以自我安慰:“我并不是纳粹,且所谓的手术现实中并不存在,所以影片里的反派并不是暗指我。而是抨击那些有种族主义倾向的‘邪恶白人’”。所以他们能把自己置于第三人称视角去观看影片,能放声与身边的黑人一起鼓掌欢笑。

站在黑人的视角,他们并不需要区分“邪恶的白人”或“善良的白人”。在他们眼中看到的仅仅是白人对黑人感官的剥夺,再回想起现实生活中经历的歧视,从而将自己代入到男主角的遭遇之中,达成电影结尾阶段情感的宣泄。

J.P构思的三个结局中,公映版本无疑是观众最希望看到的。但如果能让电影更加深刻,就应该采用原版结局,即Chris Washington(后简称C.W)被警方逮捕。如果他想要增强观影后的回味,就应该采用其最初在脑海中设想的结局:C.W做完手术后,他的好友Rod Williams去小镇找他,但C.W却完全不认识眼前的人。但这个结局的问题是与《万能钥匙》太相似,这也侧面证明了故事的灵感来源于何处。

J.P在访谈中直言不讳自己的作品是一部“种族电影”,就是拍给黑人看的。他非常了解黑人想看什么电影,并深知黑人在看到各种结局后会做出怎样的反应。J.P为了迎合市场的行为无可厚非,毕竟电影的投资回报率才是硬道理。只有拍出观众口口相传的作品才是好剧本,虽然这牺牲了对电影深度的追求。另一方面,奥斯卡金像奖也需要符合大众审美,否则只会降低自己奖项的影响力。历来对少数族裔充满同情和关注的奥斯卡,遇上成片质量甚高的《逃出绝命镇》,两者一拍即合。

再者,则是身兼编剧和导演职责的J.P专业能力的体现。

《万能钥匙》影片的中段,Caroline Ellis(后简称C.E)去洗衣房里屋溯源黑人异教法术,以及通过废弃加油站民居里的瞎眼老女人揭秘巫术,都属于绕个大弯来告诉观众事件原委。这是故事设定中的硬伤,难以避免。但不通过这种方法,观众很难弄清究竟发生了什么,毕竟所有内容如果都要由反派亲口说出,就显得过于生硬了。另外C.E的活动范围极大,在片尾被抓捕之前有完全的人身自由。但她仍然为一个素不相识的老头只身犯险,一次又一次地回到那座阴森老宅,其行为动机不足以说服观众。

J.P对故事的设计则非常巧妙。诱捕黑人的原因,通过“本着提高手术成功率”的理由,让第三人心平气和地讲给观众听。这个场景本身就令人毛骨悚然,对方的潜台词在说,我马上就要占据你的身体了,但是请你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逃出绝命镇》的绝大部分场景都限定在了Armitage家的宅院里,剧情紧凑到可以用寥寥数字就串联起整部影片:相识、聚会(拍卖)、逃脱,而这对成本控制也十分有利。几乎每个镜头和每段对话都会带给观众充足的信息量。电影中贯穿始终的C.W对于自己母亲的去世难以释怀,包括旅途中撞死的鹿,明知危险但下车救助Georgina,以及最终将Rose Armitage(后简称R.A)留在车道上等死,形成了主角人格的成长与救赎。

再如影片开始部分,C.W与R.A之间发生的对话:

C.W: You said I was the first black guy you ever dated.(你说过我是你的第一个黑人男友。)

R.A: Yeah, so what?(对啊,怎么了?)

C.W: Yeah,so this is uncharted territory for them. You know, I don’t want to get chased off the lawn with a shotgun.(我怕他们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我可不想到时候被猎枪指着赶到草坪上。)

R.A: You’re not going to.(不会的。)

本来是情侣间的缠绵私语,不料在片尾正是R.A拿着猎枪,毫不犹豫地向打算逃命的C.W射击。这样前后呼应的细节在电影中不胜枚举。J.P删除了所有冗余的对话和镜头,在104分钟内讲了一个骨肉丰满的故事。这源于他对于剧本的精心打磨。而C.W对于R.A的爱,是他在Armitage家感到明显不对劲时,仍选择留下来更充分的理由。

最后,需要谈到影片中对于超自然元素的使用。

无论是精细的脑部手术,还是异教巫术。《逃出绝命镇》与《万能钥匙》剧情成立的一个重要设定,就是意识的嵌入或置换。稍有科学常识的人就知道这种情节是不可能实现的,但观众并未对其不合理性进行深究。《逃出绝命镇》通过一句话简单带过了手术原理,并且通过表明Armitage一家的纳粹后裔身份来暗示手术有黑科技(黑魔法)的成分在里面。

其中给出的启示就是,在故事创作时需要发散思维,不用担心剧情中的不合理性。当整个故事基本成型之后,创作者再通过完善人物设定去解决其中的不合理。只要思考过产生的问题,并对观众有所交代,观众就不会苛责其背后的逻辑,而只会在乎这个故事是否足够精彩。


逃出绝命镇Get Out(2017)

又名:访‧吓(港)

上映日期:2017-01-23(圣丹斯电影节) / 2017-02-24(美国)片长:104分钟

主演:丹尼尔·卡卢亚 艾莉森·威廉姆斯 凯瑟琳·基纳 布莱德利·惠特福德 卡赖伯·兰德里·琼斯 马库斯·亨德森 贝蒂·加布里埃尔 勒凯斯·斯坦菲尔德 斯蒂芬·鲁特 里尔·莱尔·哈瓦瑞 艾希礼·勒孔特·坎贝尔 卡伦·L·拉基 朱莉·安·多恩 杰拉尔丁·辛格 理查德·赫德 埃里卡·亚历山大 

导演:乔丹·皮尔 / 编剧:乔丹·皮尔 Jordan Peele

逃出绝命镇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