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2-11-03

笑看风云:情深不寿

这是我想写了十六年却从未下笔的一篇剧评。

包文龙,林贞烈。
这两个普普通通的名字为我重新定义了爱情。
电梯里的初遇,一个冷漠疏离,一个热情婆妈,虽火花四射,也不过是港剧里惯常的"欢喜冤家"模式。
开始打动我的是那场暴雨中的疾走。文龙被迫辞职,自小的警察梦破碎,满腔苦闷无处发泄,只能借暴雨冲刷痛苦。而此前一直对他若即若离的林贞烈,不发一语,牵着狗,擎着伞,只跟在他身后,寸步不离。整整十分钟的戏,没有一句对白,只有beyond<谁陪我闯荡>的歌声伴着雨中的二人一狗。
黄蕾不甘心地对文龙说,我觉得你对贞烈是同情而非爱情。文龙坚定地回答,我不理人家怎么想,但我知道我不是可怜她。初初看时,也觉得文龙嘴硬。而今自己年岁渐长,再看这一段,恍然大悟。贞烈从来不是弱者,她和文龙也从不是谁依赖谁,他们带着各自的缺陷,找到了最契合的另一半,他们各自的生命因而完满。所谓佳偶天成当如是。
初识包文龙的林贞烈总是套头卫衣+牛仔裤,短发挡住半张脸,眼神躲闪,满口谎话,带着青春期的棱角。年轻的她已遍尝艰辛,于是像一颗青涩的坚果般用苦涩坚硬的外壳保护自己。而当包文龙的宽厚温柔一点点叩开那层硬壳,我们才发现这女孩的内心芳香四溢。于是,林贞烈变美了,整个人的线条仿佛在一夕间柔和起来,穿一袭长裙,牵着狗,一脸满足的笑意。记得她第一次坐在热闹的包家人中间吃饭,全家照例叽叽喳喳,文龙在对面含笑望着她,她也笑了。有三个爸爸两个妈妈却没有一个家的林贞烈,从这一刻起找到了归属。
这段爱情,除去惨烈的结尾,着实和“轰轰烈烈”无关。我不喜欢轰轰烈烈的爱情,总觉得里头掺杂了太多杂质。他们的浪漫是家常的,跟老人团去大网仔,到西贡海边钓鱼、逛跳蚤市场,生日也不过吃顿快餐、看场电影、捧着简陋的蛋糕许一个愿。13岁时,我认定这就是我要的理想爱情,有情饮水饱,只是看着对方,幸福似乎就要溢出来。29岁时,我仍视之为理想爱情,因为明白,大部分人无法拥有。世间或许有包文龙,可惜,我并非林贞烈。
强极则辱,情深不寿。如斯情深连天也嫉妒,于是贞烈猝不及防地撒手人寰。
她的生命就此停摆在二十一岁。之前二十年的苦难波折似乎全为了第二十一年和包文龙的相遇,然后倾尽全部生命爱一场,再带着这个男人深深的眷恋离开。生日那天,她说,怕吹熄第二十一支蜡烛,因为林贞烈二十一岁时认识了包文龙,舍不得吹熄。不成想,她真如这支蜡烛般,尽情燃烧,然后熄灭。

包文龙和林贞烈是郑伊健和陈松伶的第七次合作。此前的六次,二人固然合衬养眼,但也就如同TVB常有的屏幕情侣般,轻飘飘的似一对偶像。但这最后一次,两个角色犹如融入了他们各自的生命般,鲜活赤诚,感人肺腑。举手投足间,眉梢眼底里,全是浓得化不开的情意,却并不腻人。有一幕,是电梯发生故障,二人坐在地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我只觉得人间至美不过如此,那一刻,只愿时间就此停滞。
陈松伶在这戏里演得真好,或许因为她的坎坷人生有90%与林贞烈相似,因此格外容易入戏。在之前在之后,我都未觉得她有这样美,眼如点漆,从彷徨躲闪到坚如磐石,从倔强孤僻的少女成长为自信有担当的女人。文龙蒙冤入狱,意志消沉,她去探望,自己戴上戒指,向文龙求婚,自顾自地欢欣着,双眼灿如星眸,定定地看着文龙,直要把自己的生命都注入他的生命般。本已绝望的文龙在玻璃那头红了眼眶,露出一个欣慰的笑容。黄蕾若看到这幕,便该明白,在这场爱情里,从来没有她的位置。

似乎只是转瞬间,18年过去了。郑伊健在大屏幕上大红大紫,演了各路英雄,谈了几次上头条的恋爱,始终没能演上一个他最钟意的普通人。陈松伶的人生比林贞烈更坎坷,遭遇背叛、低谷、病痛,终于收获爱情,处于半隐退状态。
戏外二人再无交集。但无数观众记得,在他们各自最美好的年华里,留下了一段岁月在戏里,化成包文龙和林贞烈,为爱情下了一个最美好的注脚。

笑看风云笑看風雲(1994)

又名:Instinct

上映日期:1994-11-21(中国香港)

主演:郑少秋 郑伊健 郭晋安 郭蔼明 陈松伶 古巨基 商天娥 简佩筠 江毅 朱江 许绍雄 

导演:曾瑾昌 / 编剧:朱镜祺 Jingqi Zhu/鲍伟聪 Weicon Bao

笑看风云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