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的英文名为《Cry Macho》,用的是Macho,而不是man。

在中文中,Macho意思是男子汉,猛男,而不仅仅是man所代表的男人,反而stronger than man。而这也和现实生活中伊斯特伍德自己年龄以及经历产生一种奇妙的互文,Macho指的就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自己。

倘若将本片从东木老爷子所有的作品中独立出来,就会发现这部作品变得简单,甚至平淡许多,少了东木最爱做的对社会议题的探讨,少了强烈的戏剧冲突,少了交叉蒙太奇的叙事,甚至在电影中出现的人物都极为简单,寥寥无几。

就好像一个大片导演在忙碌之余所导演的一场小品。

可是我个人认为,倘若联系着东木最近的两个自导自演的作品《老爷车》与《骡子》,将三部电影放在一起看,或许这部电影讲述的,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公路故事,而是东木自己对于人生的哀歌。

我想,谈谈《Cry Macho》,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说吧。

1. 牛仔精神的延续与传承

牛仔几乎算是东木的代名词,反观东木还没有成为导演之前,经典的《荒野大镖客》《黄昏双镖客》和《黄金三镖客》中,东木几乎以极为突出的形象诠释了大众心中的牛仔形象,牛仔帽,披风,烟,车子,外加一个美艳的女郎。

也就好像东木与牛仔相辅相成一般,在他之后所导演的电影中,牛仔几乎成为了他银幕上必不可少的形象,《老爷车》与《骡子》,展露的就是一个年迈的牛仔,而这次《哭泣的男人》也不例外。

但是,就好像继承了之前赛尔乔·莱昂内的拍摄风格一样,在视听语言上,东木也采用了和莱昂内差不多的拍摄手法去展现这种牛仔精神,让牛仔在他之后的电影中得以延续。

最典型的就是利用远景与全景去展现环境,并且利用中景推进对话,极少使用近景与特写。

而这样的目的其实也就是将人物与环境,人物与穿着尽可能的在电影中塑造。

这部电影的远景并不少,在开车途中所遇见的奔腾的骏马;

开车驶过的边境荒漠
还有开场的大远景,证明了本片非常不错的摄影技术

除开墨西哥也就是女郎的塑造,本片主要描述的两个女人,一个是老板的前妻,一个是小镇餐馆的老板娘,在这两个人身上,其实也都可以窥见曾经牛仔西部片中女性的主要形象。

老板的前妻,美艳,邪恶且不检点,尝试勾引其他男人的行为像极了红颜祸水,而开头勾引主角的一段,就好像在展现年迈牛仔依旧硬朗的雄性魅力,同时的拒绝也在象征着正义理智与不道德的势不两立。

而在小镇餐馆老板娘中,则可以看见女性的贤惠,体贴,甚至一种勇敢的保护心理。而这个形象,则也可以对应“通心粉”西部片中的女主角们,展现了一种对于男性的照顾与关心,同时自身也是独立的,面对警察副局长的时候可以勇敢的回击,而不是懦弱与妖媚。

这两个女郎的形象,实则就是在对当年通心粉西部片的一个致敬。

而在本片除了开头利用复古影像呈现的坠马外,本片唯一一次“东木上马”也是一种牛仔硬朗风格的体现。但是很可惜,观众都可以看出,在这部电影里,东木可能没有真正的骑马,而是请了替身。

因为这段戏份大多利用了远景与上半身的中景,并没有展现东木骑马最适合的全景。

远景让我们看不清东木,而上本身的中景则会抛出“他是否真的在马上”的疑问?

这其实,就是东木的服老吧,一个牛仔终将老去,英雄也会迟暮。

在这部电影里,东木为我们展现了牛仔精神的传承。

孩子索要帽子,以及东木教孩子骑马,就好像是东木为自己找到了一个精神寄托,也可能是期望着下一代牛仔的诞生。

在电影中的这个画面,东木站在离观众较近的地方,但是焦点却对焦在男孩的身上,这实则就是让观众代入东木的视角进行一个观望,观望着这个占据大部分篇幅的孩子。

这不就是一种传承吗?

而本片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一下,就是本片发生的时间,是在1979年,而并非现在,这也是为了还原牛仔迟暮,而新一代牛仔精神的崛起,而不放在现在,也是对于当代文化的一种批判,对于牛仔文化在如今时代已经消亡的叹息。

东木在电影里面说:“没有一个男孩子不想成为牛仔。”

那现在呢?在这个时代里,他还会这么说吗?

2. 东木作品的自反性

去探究东木作品中的自反性一直是一个很有趣的事情,也经常会当做彩蛋一样去探寻。

其实与其说东木作品中的自反性,不如说东木是一直在探寻,探寻着一个消减二元对立的方式去来表达自己的精神。

在东木早期的作品中,首先能探出自反性的,应该是《不可饶恕》,我们虽然仍可以说《不可饶恕》是一部类似于通心粉的西部片,但是主角威廉已经和往常西部片的主角已经不一样了,角色不再是单纯的善与恶,而是将本身作为恶人的角色进行善化。

这种自反性在东木早期的作品中主要表现为人物变化的弧光,在经典的《完美的世界》中,就是一老一小互相救赎的故事。

而到了21世纪,这种自反开始跳脱出人物,开始走向精神层面或者政治议题,两部战争片《硫磺岛来信》和《父辈的旗帜》就是从战争两面去阐释战争,在两部电影里,消解战争的二元对立,我们本来认为对面的仇人,其实像我们一样,拥有人性。

回到东木最近自导自演的三部片子《老爷车》《骡子》和《哭泣的男人》中,这种自反开始体现在东木自己所饰演的人物身上。

东木把自己作为旧时代的人,与新时代的人进行交流,碰撞,冲突以及友谊的发展。

在《老爷车》中,东木对少数族裔开炮,将自己饰演的角色变成一个顽固固执的老古董,无法接受新事物,遵守着自己的老规矩,看似冒犯了所有少数族裔的人,却在最后,向欺负亚裔的人愤怒开枪。这是一种精神上的自反,表现了新旧社会在东木自身思想里的交融。

而《骡子》中,也可以探出一些自反的,有趣的细节,比如主角厄尔一开始说自己抛弃不掉老爷车,就像之前电影《老爷车》表现的一样,结果随后还是换掉了。《哭泣的男人》中也是将车随意的换掉,甚至随意偷车,而在《完美的世界》中,这却是不被允许的。

《骡子》里大部分的冒犯台词其实都是针对着墨西哥人,对墨西哥人产生一种歧视,但是这种歧视却在《哭泣的男人》中消失,反而最后主角却在墨西哥的边陲小镇生活了下来。

至于我如何去理解东木作品的自反性,我倒是认为这是他自己在新时代的价值探寻,旧时代的生活经历让他不得不去用老旧的观点来看待新时代的事物,所产生的观点有可能是两面性的,那东木就把他拍出来,在电影中,让这两面性合体。

放在《哭泣的男人》中,其实也是一样的,一开始不认可年轻人的老牛仔,最后传承了自己的牛仔精神。宏观的去看这种变化的弧光,结合东木本身的经历,很难不去动容。

3. 服老却永远年轻的东木

在这部《哭泣的男人》中,显而易见的是,东木确实服老了,但是这是在其他两部片子中没有看见的。

可是我们也可以从《老爷车》与《骡子》中,看出一些变化趋势,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要结合这两部作品一起看的原因。

在《老爷车》中,东木的骨子里就是不服老的存在,纵使自己是固执,纵使自己可能已经是新时代所抛弃的人物,但是还是从骨子里表达对新时代的不认同。可是这个角色是有情感的,不代表他嘴上瞧不起亚裔,就不会保护他们,他最后还是愤怒的举起武器,开枪。

在十年后的《骡子》中,从叙事结构上看,其实就可以发现,已经比十年前的《老爷车》平淡了许多,东木在《骡子》中,几乎没有任何激烈的冲突,而在《老爷车》里,我们还是可以看到那个硬朗的老牛仔角色,可以看到比较激烈的矛盾场景。

《骡子》在这三部作品中,更像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作品,他意识到了自己的老去,但是自己还是有用的,作品的大部分高光时刻还是给予了自己所饰演的角色。

而在《哭泣的男人》中,他是真的老了,他也知道自己老了,这部电影仍是一老一小两个人物,在我看来却不像《完美的世界》一样讲述着救赎,而是讲述着牛仔精神在两人身上的流动。

《哭泣的男人》也成为了这三部电影中最简单的电影,没有任何交叉蒙太奇,就是以一个视角,一个主线贯穿整部电影,观看的人很难不觉得单调。大量的对话推进情节,甚至没有什么激烈的冲突,唯独的两次冲突也没有营造任何紧张感,我们也很难去察觉到之前《老爷车》的那种愤怒了,更多的好像愤怒过后,即将熄灭的余火。

所以,这三部电影像是东木给已经90岁高龄的自己的一个总结,从不服,到妥协,再到传承给年轻人,东木确实老了。

但是,我希望他永远年轻着,他的作品中,其实还是无时无刻的表达着对年轻时候自己形象的回忆与向往,表达着对过去的怀念,从精神上,他服老了,但永远是年轻的。

我很喜欢东木,但是一个牛仔终将老去,英雄也会迟暮。我在这里解读着他的电影,但是等我以后90岁了,我还会坚持拍电影吗?那个时候,我的想法又是如何?我是在表达对于未来死亡的恐惧,还是对于过去美好的怀念,亦或者表达着对未来年轻人宣扬着我不懂的文化的痛斥。

我也不知道,但是我尝试去理解东木,从他的那句“没有一个男孩子不想成为牛仔。”好像读出了一点骄傲,又好像读出了一点落寞。

不知道东木能拍到什么时候,但是他拍一部,我也会继续看一部!


哭泣的男人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