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国外有类似的片子,并且自己是有一定的白嫖党恶心,一直以来都没看,今天观影,过程中对镜头语言、情节和一些串联点都有所捕捉和感触,所以记录一下,纯属个人尝试。

总体来说,节奏控的好,叙事逻辑基本无漏洞,完成度很高的一部电影——一个刻意留意展现和情节走向,并且偶尔分身出来琢磨学习镜头语言的我的观点。

细说几点。

第一,叙事节奏上。

前期叙事很快,并且基本上是踩着点似的上情节和证据链,一度让我觉得节奏太快太单调,太把观众党投喂对象,那股“情节“之绳好明显,牵着观众走的感觉,尤其是后面二次埋尸的坑,给镜头时常和描述都太明显(生怕观众后面想不到的感觉),明显到让胃口叼的如我一般的观众觉得太浅——虽然讲道理这属于苛求了,毕竟电影名字就是最大的剧透,要在里面制造一些环节让观众能对男主是否二次移尸这件事情产生怀疑,基本是不可能的任务,也是电影剧本不会考虑的走向。

但我对前期叙事快这个做法的改观发生在最后“水落石出”那一场高潮戏份,镜头全部慢下来,主体人物突出,尤其是不同人的表情特写,画面语言深深透露出一种仿似真相大白确又暗藏浑浊、终得解脱释怀确又没完全摆脱心底沉石的意境。镜头真的做的极妙,联合起前期的快节奏这才觉得,这个设计没毛病,看得很爽。

当然不得不说,部分原因可能还是因为观影的自身在期待完美犯罪和道德层面站队两个方面主观性地和剧情共情了。

第二,白羊几次出现的串线。

我记得的几个镜头,第一次是男主湖底沉车时那群白羊中其中的一只,给了眼神特写,第二次是暴躁精明警察掏枪出气被阻止后怒射白羊,第三次是男主布施时候僧侣旁边走过的两只白羊(后来男主怀罪布施的时候,白羊是没出现的),第四次是尸体被射杀白羊替换(这个很有讽刺感),第五次出现(准确的说是提到)是在最后的市民采访中,“羊群只知道有草吃就好,哪里会在意会不会被薅羊毛。”,突然想到学校的课堂里,老师也提到过,“羊的目光涣散,容易离群,容易成为猎食者的猎物”,不过多解读。总的来说我觉得白羊在电影里承担的象征意义应当是善良本身,或者说是不对等的关系处于下层,且没有申诉途径的弱势一方。它们只是成群生活,不经意间观察到恶,甚至自己就经历着或深或浅的恶(某只白羊瞄到湖底沉车、路边的白羊被暴躁警察射杀(真·替罪羊),并且最后成为替换坏人尸体的道具)。

第三,宿命论,或者通俗点说的因果论。

哪怕我们不是人人都会成为信神信鬼的迷信可怜虫,但谁能站出来说一句自己从来不归因,只要人仍然是逻辑和情感并存,那么归因论永远都会存在。说回电影本身,每一个角色哪怕不同的选择,就不会出现这个故事。首先当然说恶,如果面具人市长候选人爸爸能够对家庭少点唯暴力“教育”多点好态度(对比男主家庭)多点关心,如果警察局长妈妈能少点娇惯少点“唯儿是从”(甚至没给他买车——相信这要是真实发生必定是市长候选人爸爸痛骂妈妈的话语),甚至可以展开说到如果整个社会风气或者不那么理想话地说,整个社会制度好一点,让小恶棍能有所忌惮不会因为有个能遮天的警察局长母亲就去戳人双眼去玷污女孩…再说善,或者准确的,应该说是老实且无助的一方,如果女儿不犟着要去夏令营,如果父母多一点对在外防侵害的警惕,如果父亲当晚没意外出差而是在家,也许都能避免命案,当然,扯这些(包括恶的一方和无助的一方)就和去纠结秋天的树叶哪一片会先落一样无意义,因为树叶一定会落,就像施害和受害永远存在并且随着时间或者空间的变换双方能互换身份,且容易令人从道德的角度直呼混蛋(怎么可以去怪受害一方的如果,这不是和说女生被侵害是因为穿的暴露的原因一样“不是人”吗),道德分对错,可因果(或者说作用关系)本身并不在乎人或者其它什么主观定义给它的对错,我这里只是想点清楚后者。

第四,编剧对后面不得不采用的有罪必惩的结局的处理。

我觉得已经尽力做得很棒了,并没有简单应付,因为编剧或者导演应该也知道,这种为了过审必须设计的情节如果简单的一刀处理必然毁了前面的所有努力,倒不是说观众全都混蛋到不管法律只论道德对错,我相信当下社会的观众整体不是这样的,也从叙事里看出来导演也不希望官营的是这样一群观众,所以警察局长母亲的形象从一开始单一的雷厉、强势、聪明形象到知道自己混蛋儿子玷污被人女儿的那个穿过走廊的长镜头,到再次抓捕全家后和男主老婆眼神和语言(高能台词“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兽”)对峙那一段戏,再到最后失权失势的混蛋儿子父母在金塔下哭诉乞求男主给个明确的答案,都是编剧和导演尝试让观众去体会和考量,这个悲剧里该怪谁,或者说应该怪什么,是简单的一个人吗,你可以说是,可以怪上面“如果”一段三个人中任意一个,甚至可以怪暴躁精明警察,因为他是那个不公社会里为权利和暴力施加奴役的鞭子,但你又不能拉住一个表象或者说末端冒出来的个体去让它背全部的锅。你又不能说是,他们哪一个不是无辜的,如果从本质上来讲,恶人可能至死才知道自己的恶但已经来不及,那棺材盖封布上的带血抓痕就足以说明(那可不应该仅仅是让观众直呼其罪有应得的嗨场面),如果你给恶人父母机会从小好好教育,甚至夸张一点假想,如果给他们一个置换机会,放弃所有权利地位和金钱去换回逆子的生命,甚至不用加上同时换回他的善良这一条件,你会怀疑他俩愿不愿意吗?所以我觉得结尾的用心处理,通过父亲对老婆、对女儿的暖心流露和亲情独白让观众在道德层面接收洗礼和深化,同时也插入了一句很朴实的话语意思,就是不怕接受生活里遭遇的恶和不公,那才是真正的长大了。

结语

如果我们看不到恶,那是黑白善恶不分,如果我们只看到恶,过渡忌惮和忧虑,会让我们过度借着善的名义有意无意生出“受害”认知,而实际上,小马过河,深浅自知,深浅也只能自渡,因为要明白,哪怕是深不见底的大河,大多数马不会游泳,但有的马会,这也并不影响,有会游泳还是的马丧命,有的不会游泳的马也惊险渡河,更不影响,有的马,人就是有桥走,所以该做的,还是清楚自己的处境和能力后,将走这过河的一程的效益最大化,而不是简单抱怨,这天这地这河和这桥。

多说两句。

引申多说几句额外的,也算是自己敏感的赘述,上文并不是旨在隐喻和暗指什么,谢绝借题发挥,虽然我们知道电影情节为啥一定要有“合理”结局(我就认为《风河谷》的结局设计的合理,当然这两者不能简单比较,并且本片解决并没有简单一刀切,已经尽力留有余地和悬念),虽然我们知道为什么剧情一定要在别处,虽然我们也明白不对等的关系虽然整个地表都有但这边风景独好。但我们务必也要清楚地认知,社会问题永远都会存在,不管在哪个角落,哪个社会阶段,永远不是某一个、某一群人,或者说某一个机构的锅。我们也不难发现,很多人(或者说人人都有这样的年纪过)刚学会思考点来龙去脉就抄起键盘去骂去怪(但又不好找具体个人个事,那就拿着zf、社会甚至夸张到民族上去骂就对了),那是一种不负责,一种浅尝辄止然后被牵着鼻子走的不成熟。所以我的观点一直都是,被管理者和管理者本身都应该是同时提高素质的,你越觉得不公,就越要不卑不亢,怀着初心,和这环境共存的时候也推动这环境往好处变好,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是顺口溜和到的标语,有着他背后的社会逻辑,尤其是到你在其位的时候,一定不要忘了当初在泥泞之处看到的不够好,一定要记得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而不是能力越大坐享其成越心安理得,这才是一个人为人的的气节,也应该是我们这由每一个人组成起来的民族内核强大之处。不客气的说,但凡期望着整体能力涨面自己就能跟着趾高气扬的人一定没完全站起来,甚至很可能已经长畸形了(还不如没站起来的);但凡一方还认为着另外一方愚昧不进,保守不前的时候,放心,自己也好不到哪儿去,也许从上帝视角来看,俩一对,刚刚好。但总有一方要有辩证和理性的认知和站位,才能生出变数,带动对方吧,这样当你真正在做、真正做到之后,你会发现,其实你并不是独行者,清醒和上进的人、人群一直都在努力。

应该用两句古语来最终结束: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

然后还有一句现去搬过来的:

所以表不忘初心,而必果本愿也 ——白居易《画弥勒上生帧记》


误杀(2019)

又名:误杀瞒天记中国版 / Sheep Without a Shepherd / Visual

上映日期:2019-12-13(中国大陆) / 2020-07-20(中国大陆重映) / 2019-12-07(大规模点映)片长:112分钟

主演:肖央 谭卓 陈冲 姜皓文 秦沛 边天扬 许文姗 张熙然 施名帅 黄健玮 陈志朋 

导演:柯汶利 / 编剧:杨薇薇 Weiwei Yang/翟培/李鹏/范凯华/秦语谦/雷声 Sheng Lei

误杀的影评

Mice
Mice • 误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