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 禁止转载 禁止引用

如蝶翩翩 舞者人生

第三篇 追光

当年轻的舞者开始融入另一个家庭 他开始感受到了温暖

未生待生,却无完生,历经艰险,眼看就要抵达终点,可是此时却突然出现问题,告知这一趟旅程白来了,一切还需从头来过,怎么办?

当舞者的人生故事里楔入未生之旅,引发热烈讨论,关注焦点当然又集中在老爷爷的孙女沈恩浩究竟会遇到怎样的未生之旅。从目前的剧情来看,情况很不乐观。这既是因为家长与子女的沟通很不顺畅,也在于剧中的家长没有真正关心过子女究竟想要什么,只是把他们认为最好的东西,一股脑儿塞给了孩子,就认定孩子在过着幸福的生活。直到问题爆发,才意识到,家里每个人对于幸福的标准都不一样,因此也就无法确定家人是否真正感受到幸福。


未生 续

那么,幸福是什么,究竟怎样的未生之旅才算是幸福之旅?

看剧中各人那迷茫的眼神,似乎家长也不知道,更不能给孩子提示,所以,寻找并且感受幸福,也是一门功课,人生功课,学校和补习班不教,家长也不会说,全靠自行体验。所以,沈恩浩在被店长愚弄之后,出现的是职场所能体验到的最糟糕的情况:

一拍两散。

店长没有找到可靠的熟练工作为打工者,沈恩浩也没有通过实习考评,因此只能作为个人应聘失败的一次经验教训。哦不,在家长看来,这只能作为教训,不配作为经验。

注意店长在跟沈恩浩对话时所说的话:

-是吗,我说过这样的话吗?

又提到沈恩浩可以拒绝,可是对方一点不傻,马上回应说:

-是吗?我要怎么拒绝,店长可是要帮我打分的人。

就是这句话,坐实了店长利用职务之便,侵占实习员工私人时间,谋取私利的问题,但是到目前为止,店内还没有人能够揭发这件事。

是没错,店长在承诺之前,已经决定要将沈恩浩这样努力温顺的实习生拉下来,因此给了低分,她也认定不会出现问题,于是将时间安排在李柴禄离职那一天。可是没曾想,沈恩浩得知分数,赶来质问,作为可以左右局面的人,店长知道不可能劝说对方,于是使用了软抗的办法,笑着否认,让对方气愤非常。在她看来,只要自己否认,被解聘的实习生也没什么办法。

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员工的反应,在沈恩浩来到店内质问之后,店里也有不少员工闻讯赶来,他们都没说话,只是围在办公室门口默默地看。从众人眼神来看,是同情并且无奈的表现,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特意夸奖沈恩浩聪明能干,为店内工作带来助力的那位领班经理。

这是什么意思?餐厅员工为什么要怎么做?

从实际情况来看,沈恩浩人缘不错,与她认识或是有交情的同事都会关注这件事,好奇的人也是有的,当时不当班且有空闲的人也是有的,按照职场规矩,一旦内部发生什么情况,人们都要用自己的眼睛看清楚,如果当时不便说明,只求心里有数。到了能说的时候,这件事未必不会被知情者揭发,届时会发生什么样的状况,还不好说。

关于未生之旅的讲述,暂且告一段落,就以沈德出老人作为长辈,还有人生前辈,对店长的告诫作为结语:

-在大型会社拥有自己的办公桌就会变成跟您一样吗?

-我在问您,是不是为拥有自己的办公桌,就利用刚走上社会的年轻人,过后还批评孩子们,摆一摆老资格?

-不要叫我老人家哟!我不是老人家,老了又怎样?最近,我对孩子们无话可说,(是)对不住哟,(说是)用心生活就好,但这世上不这样运转,(就是)您这样的人霸着位置不放!就算不鼓励,也不该践踏别人。不觉得羞愧吗?!

就这样,沈德出老人在餐厅员工的目送之下走出办公室,沈恩浩关于餐饮相关企业的未生之旅暂时告一段落。不过,别着急,也不要气馁,未生之旅就是这样,走着走着,就成完生。在沈恩浩的人生旅程中,这只是一个小插曲,过后还有生活的惊涛骇浪在等着她。


追光

沈恩浩的问题,在于她因为情绪问题,没有跟家长说实话,考入大企业成为实习生,到底为什么会被淘汰,是因为能力不足,态度不端正,还是不胜任企业交付的工作,或是另有原因?但她只顾诉说自己委屈的心情,没有如实说明情况,更没有跟家长厘清自己的想法:

如果不上班,也不去应聘,到底要干什么?

不过,也不能埋怨她,在事发当时,沈恩浩她自己也是一个没有主见的人,当然谈不上对未来有清晰的目标或是计划。假设家人都知道情况,按照家长的个性,女儿受到这样的愚弄,这就是不公正的事,他当然会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件事,更不用说还有在这家企业认识的同学,这件事肯定会以其他方式解决,搞不好结果还会出乎意料之外。在遗憾的是,在事发当时,家长不知道,也就失去了可以及时处理的可能性。沈家,父母与子女的沟通,疏远至此,实在令人叹息。不过,这也不能全都责怪家长,在未生的旅程中,转正本来就是一件大事。

“求求你,我一定要看到转正的要诀是什么,未生的结局分析到底是什么。”

多年以前,在连载未生系列的时候,我曾经收到这样一则读者留言。由于未生系列最后四篇一直没有发布,因此直到几年以后还有观众在问关于张克莱没有转正的原因。这,该说什么才好,在大多数时候,未生之旅的尽头不是完生,而是重来。在经历过漫长的等待和磨折之后,结局竟然还是重来,这真是令人沮丧的事,可正是因为历经磨难,有了一趟又一趟的未生之旅,才会有如此难忘的人生。

所以,在结束一段旅程之后,开始新的旅程之前,难道不需要确定新的目标吗?

那晚在回到家以后,沈恩浩已经以自己的失败,彻底否定了父亲为她选择的人生道路,在跟舞者李柴禄对方的过程中,她感受到了对方对梦想的诚意和热情,于是也生了想要找到幸福的心。关于幸福,两个年轻人有了如下对话:

-累得都快要死过去了,跑得喘不上气,但却无法前进,只有当下状况改变而已。中三(初三),高三也这样,现在是大学毕业实习,在每个阶段的感情,那么相像,令人毛骨悚然。你不一样吧?

-为什么觉得我会不一样?没那个才能,却还是踢了十三年的足球来着,那时我的心情,也像是站在跑步机上一样。每次比赛结束以后,我就逃走,跟着又被抓回来挨揍,又逃跑来着,再次擅自离队。

-可是,怎么会?……

-怎么会找到自己喜欢的事?就是去做真心想做的事。以前只是按照爸爸的指示去做,(去)运动场跑一百圈就去跑,颠球一千下就去颠,让去比赛就比赛,但是第一次看到芭蕾的时候,我就明白了,再也不想过那种生活了,我也想要飞一次!站在舞台上是什么感觉呢,要不要试试?好,那就试试看。

如果以后再有观众询问韩剧里有什么可以称得上是推心置腹的片段,可推荐以上场景。

李柴禄与沈恩浩,确实是两个迷茫又真诚的年轻人,他和她互相分享生活经验,彼此诉说为难的事,又互相鼓励对方。在很多时候,李柴禄都是沈恩浩人生道路上的同伴和引路人,他和她可以随时倾谈,交换想法,理解对方的感受,分担痛苦,这些都是挚友或是伴侣有可能做到的事,但如同李柴禄和沈恩浩在相识之初,不知不觉就对彼此坦露心迹的情况,确实不多见。

那么,李柴禄和沈恩浩,以后究竟会是爱人还是朋友?

往后看,可是看编剧妙手布局,随着剧情发展,人与人之间,因芭蕾结缘,李柴禄与沈恩浩和她的家族一定会产生密切关联,可眼下,对人生产生困惑的沈恩浩还在寻找自己会感到幸福的事,却遍寻不着,于是变得更加困惑,但她却因为李柴禄变得容易高兴起来,而他哪怕腿脚受伤,却还是带她看了第一缕阳光照进芭蕾教室的样子。

当透亮的阳光,透过天窗照进室内,阳光照亮了整个芭蕾教室,当光圈投射在窗下,就如同追光一般,照亮了两个年轻人的眼睛。此时的她和他,是两个站在室内为自然馈赠和人工选择而着迷的人。这个时候,沈恩浩只有感叹:

-多美啊~

看到沈恩浩的笑容了吗?那是她头一回因为美的事物感到震撼,在此之前,她只是跟李柴禄提到了她看向天空的那份欣喜:

-我刚刚在回家的路上,偶然抬头看了天空来着,天空纯澈而湛蓝,只是看都觉得心情很好。

这是李柴禄在问她是否找到幸福的时候,她给他的回话。就在那个时候,李柴禄给她的回答是:

-你很快就会找到了。

为什么如此肯定?

那是因为李柴禄也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唯有受过试探的人,才能明白正在受试探的人的苦恼。李柴禄对沈恩浩,就是这样不知不觉投注关心与热情。命运如同看不见的手,正在左右着受眷顾的人们的命运。不过,在命运之轮开始转动时,仍有需要翻过的山,还有必须渡过的河。


过河

李柴禄与沈恩浩之所以会如此接近,需要感谢两个人,一位是女方的祖父,也就是跟随李柴禄学跳芭蕾的沈德出老人,另一位则是仇视李柴禄的老队友杨皓范。若非杨皓范前来找麻烦,李柴禄就不会一脚踩空,从楼梯上摔下去,也就不可能打石膏,需要经纪人帮忙;若非沈德出善意帮忙,还特意找来孙女沈恩浩开车接送,沈恩浩也就不可能有更多时间和机会与李柴禄接送。所以,如果非要找出安排两个人接近的人,沈德出老人和杨皓范都得算上,排名不分先后。

提起楊皓范,劇情發展到這裡,可能不少观众看到后来的剧情都非常气愤,也有粉丝留言认为:

“我看他就是妒忌人家要成功了,估计来捣乱害人的,一男的,队伍都散了,干点什么不好啊,非要骗吃骗喝的还打人搞霸凌”

不过,看情况,似乎还没那么简单。从李柴禄后来跟沈恩浩提到的情况来看,他作为足球运动员,确实是一直都在混日子,也在反抗,因为按照家长的要求,从来就没有感到过幸福和乐趣。处于压迫之下,当然本能地想要逃跑。可是,芭蕾却能给他带来幸福,于是就这样离开了足球,选择了让他感到幸福的芭蕾世界。但杨皓范的情况,却是另一种状况。从失手让李柴禄摔伤以后,满脸泪水的情况来看,他并没有恶劣到毫无歉疚之心,但也不肯道歉,也不认错,可见心里还有埋怨,有很大的怨气。从老人提到自己的经历,甚至说到让他继续流泪的情况来看,杨皓范的确就跟老人说的那样:

-虽然不是那些朋友的错,但我当时的想法太偏执,口气很差地反驳他们。

他也知道不是李柴禄的错,但他就是无法不折磨对方,或许,他是在生自己的气,因为无法发泄,就拿无辜的人出气。李柴禄,很不幸地作为教练的儿子,又是最早离开的人,就成了最惨出气筒。

值得注意的是,杨皓范对沈德出老人大叫:

-你可以去告我啊!!!

可是,老人却说:

-不,我不会这么做。

就因为这个场景,引发了热议,也有年轻的观众提问:

“既然老爷子都这么清楚那个坏人的心情了 干嘛不去作证告他”

此处关注沈德出老人的表情,他只是看着杨皓范微微笑,然而眯着眼对他说:

-不,我不会。

这是为什么?

每一次杨皓范面对沈德出老人,都是大喊大叫一番,然后被老人轻轻一句话,淡然带过,避开锋芒,再重重一击,把他说得无言以对,回过神来再继续瞎嚷嚷。看样子,沈德出老人,才是最懂得杨皓范心情的人。正是因为了解这样的心情,才会用最有效的方式惩罚。还是那句话,唯有受过试探的人,才会理解正在试探的人的心情。沈德出老人正是理解杨皓范受到的煎熬,才会决定继续以这样的方式让他受到良心谴责,继续内心受煎熬的生活。

李柴禄受伤这件事,最终决定暂时不予追究,后续还有可能发生其他状况,届时再议。至于沈德出老人一家,从李柴禄来到沈家吃饭开始起,已经逐渐接受了这个有点害羞,不太会说话,却很诚恳的小伙子。光是看老奶奶的表现,就已经说明,作为家长,生活的重心已经从专门照顾子女,转变为特意照顾李柴禄。君不见那锅大骨汤,其实是给李柴禄炖的,在给他喝得差不多之后,多出来的汤,才打包给子女送去。是,老奶奶关注的重点保护对象改变了。在李柴禄应邀来到沈家吃饭的那一天,老奶奶还特地问他:

-要不要睡一会儿?

-这是我们家老幺的房间,我特地收拾出来,被褥铺好了。

那是很难得的,李柴禄在住处之外的地方安然睡着,然后他醒过来,天已经黑了,看着笑眯眯的老两口,很不好意思。就在那天晚上,李柴禄收到了初试通过的邮件,因为惊喜和兴奋,他第一时间告诉了回过头来准备回家的老人,却不巧被杨皓范听到,这才引发了之后的风波。可见,想要成为杰出舞者,李柴禄的人生,还真是一波三折。如果说处理杨皓范及其队友相关问题是他必须过的河,那么芭蕾比赛则是他必须独自翻过的山。


翻山

作为芭蕾舞者,李柴禄究竟有什么样的优点,让他的老师奇胜周一眼就看中,还将他收为入室弟子,不收学费,要训练他成为最好的舞者?

在讨论李柴禄优点之前,先来看看李柴禄作为舞者的缺点:

很迟才开始训练,根据舞者个人讲述,有可能是在十九岁才开始学跳芭蕾舞,因此缺乏必要有效的練習,没有从小学舞的舞者所展现出的那种熟练和灵动兼具的优点,基础不足,动作不够标准,在独舞时,经常会出现失误。

与之相对地,作为芭蕾舞者的优点,就是李柴禄独自走过的漫长的运动生涯为他带来的种种便利条件:

有力量,又兼具灵活性,正因为如此,对于男性舞者而言非常重要的两项要求:跳跃和托举,都轻松胜任,由于长时间运动,又带给他无与伦比的耐力和体力,呼吸方面也无需特意调整,跳起舞来那样舒展自如的风范,是很多专业芭蕾舞者无法企及的境界。

是没有错,李柴禄作为芭蕾舞者的特质,就是自由奔放,又充满活力的率性魅力。在舞台之上,李柴禄是一名充满魅力的舞者。

如果,这样年轻的舞者,恰好与归国芭蕾舞者有相同个性,甚至思维方式都非常一致,会不会成为被选中的人?所以,这就是奇胜周的前妻殷素利经常念叨:

-看,真是一模一样啊。

-真是的,完全一样,跟你一个样。

这样的话的原因所在,李柴禄确实跟他的芭蕾舞蹈老师奇胜周一样,拥有类似的性格和思维模式。他和他一样拥有惊人天赋,一样有魅力,也同样傲慢,不肯服输,对舞台有无法言喻的热情和执念。

正是因为懂得,当奇胜周发现李柴禄大伤初愈之后,就可以轻松跳跃,可以承担高难度动作的时候,才会那样生气,这位老师只是闷闷地说:

-他是吃止疼片的。

比对年轻时,为求好心切,一心要做主人公的奇胜周,非要打封闭针,无惧受伤,也要当主演的状况,李柴禄目前的情况更令人担心,因为他才刚刚开始,还没有被任何舞蹈团体接纳,只是一名要参赛的年轻舞者。所以,这才是奇胜周担心地对他说:

-我是不希望你成为只有一次参加过比赛就必须离开的舞者!

-只要上过一次舞台,就无法离开了。

是,就是因为如此懂得,如许了解,奇胜周才不能放任这样拼命的李柴禄只靠吃止疼片,就这么继续下去。他想要的,是这名年轻的舞者,循序渐进,逐步恢复,再慢慢好起来。所以,无论是芭蕾,还是人生,奇胜周都是李柴禄的导师和保护者,在他懈怠的时候,不时鞭策,在他激进的时候,用力将他拉回来。只是眼下,着急的李柴禄对于导师的这份良苦用心,还需要时间体会。不过,在体会的同时,生活还给了李柴禄另一重考验:

如何与人建立持久的亲密关系。

自打李柴禄作为沈德出老人的芭蕾老师来到沈家做客,吃饭,又休息,他就进入了这个大家庭,成为众人生活的一部分。至少,沈德出和崔海男两位老人都以极为诚恳的方式接纳了他,他又认识了这家的孙女沈恩浩,两人相处默契十足,经常能够深入交谈,是能够交心的朋友;对于沈家的另一位儿子沈圣官,虽然仅有一面之缘,却出奇地理解对方,在公交车上,两人对望一眼,甚至不需要解释。


就是这样的一名准家庭成员,在接到老奶奶的求助电话以后,愣在当场,说不出话来。不用问,又出事了。在结婚纪念日结伴去水族馆游玩的老人,突然走散了,老奶奶等到要闭关都找不到人,这才着急了。打给儿子女儿,都不接,这才想到了李柴禄。原来,不知不觉间,李柴禄已经成为这个家里比孩子更亲的人。

舞台是一个神奇的地方,焦距目光,又凝聚心血与汗水,一时闪耀,一时黑暗。在不见光的舞台之上,为追随表演者,往往以灯光跟随,称之为追光。后来,人们往往把追随特殊魅力而去的人们称为追光者。

在事发之前,李柴禄的老师奇胜周曾经对他说:

-舞台就是这样,上去一次就不想下来。

跟随李柴禄学跳芭蕾舞,兼日常经纪人沈德出老人却对他说:

-柴禄啊,哪怕只有一次,我就想飞。

执着于追光,为伤病纠结的舞者,能处理好老人走失事件吗,沈德出老人无意识地走失,会成为老年痴呆的前奏吗,沈家人又该如何面对闯入他们生活的年轻舞者李柴禄,预知下情如何,请继续关注下篇。


扫码关注林下之风


如蝶翩翩나빌레라(2021)

又名:Navillera / Like Butterfly / 如蝶飞舞

主演:朴仁焕 宋江 罗文姬 洪承熙 金权 

导演:韩东和 / 

如蝶翩翩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