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钟》是由“第五代导演”张艺谋执导的剧情片。古稀之年的张导决定以朴素为美感与过去几年拍摄的一些商业片风格大相径庭,对艺术做了“减法”,他将视野重回到自己最为熟悉的西北大地上,以一卷古老的长影厂的《英雄儿女》胶片延伸创作。通过自己年少经历,复现了人们关于胶片时代的集体记忆和当时历史大背景下小人物的遭际。虽然这部关于电影的电影”中的三个主人公都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但串联出的却是大时代洪流中小人物的亲情线,导演对时代的思索和对个体生命的关照。

一部好的电影离不开“骨骼”叙事结构的支撑。《一秒钟》聚焦于“胶片”,搭建了双线并行的结构。主线则是张九声追胶片,刘闺女偷胶片,范电影放胶片。每个人都围绕“胶片”松成了极具张力的戏剧关系,接近古典主义戏剧“三一律”:三人亦敌亦友,故事发生在两天两夜,首尾黄沙戈壁,主场景即农场礼堂。不仅编织紧密,还简洁有力地展现了久远年代的真实模样。而本片最有趣味的则是支线:洗胶片-擦胶片-扇胶片-放胶片,无论是集体抢救胶片一直到放映室里的“大循环”还是那个时代独特精致的胶片灯罩。都不遗余力地展现了“胶片”的奇观场景,满足了观众尤其是年轻人对“陌生化事物”的好奇心理。同时支线也饱含寓意:一是导演怀旧的电影情怀,对新时代的数字电影向胶片电影致敬的一种方式;二是通过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英雄儿女》胶片,象征着向《英雄儿女》中抗美援朝的烈士们致敬,很好的迎合了抗美援朝70周年的主旋律背景。

人物形象就像是电影的“眼睛”是最先被关注的一点。该片导演通过刻画人物的情感遭遇,反映出历史唏嘘和时代唏嘘。因为这部电影的三个主要人物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失去父爱的刘闺女、失去女儿的张九歌以及在某种意义上错失儿子的范师傅,他们都存在着情感上的遗憾和伤痛。以范电影为例,这个人物的层次最为复杂,他既有着为了维护自己电影放映员的身份而显露出世俗、自私的一面,又有因为自己对儿子情感的亏欠,对张九歌的行为表露出共情从而暗地帮助他这一人情、人性的一面。可以说,这部电影让我们看到了在那个荒诞年代当中对人造成的缺失,但也展现了人情、人性的闪光点,是对错误年代中人性微光的颂歌。

视听语言就是像是电影的“衣着”,起到至关重要的修饰作用。首先本片影调极具粗砺感凸显了久远和落后年代的质感。同时用以大量固定镜头增添纪实感,例如开篇张九歌鬼鬼祟祟偷葱吃、寻摸放胶片的房间--都有一种“监控”下的写实,如同从第一视角出发。除此之外,当属空镜头颇具神韵,例如开头和结尾沙漠段落中,都极力复现了经典西部电影对于西部地域奇观的生动展示、人与环境的极端对比,以及空镜头所揭示的西部空间本身的苍茫壮观,不得不使我们产生关于历史和文化本身的思索。而且关于两个片段的空镜头,从现实角度来说,贫瘠的自然景观与年代下精神文化生活的匮乏形成照应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大量苍茫的沙漠全景,自然使人联想到关于中华民族灾难与屈辱、奋斗与抗争的历史征程。不得不说镜头语言是张艺谋创作这部电影的“必杀技”,由两个方面带给观众隐喻式的审美思索。

关于电影的“魂”,导演首先怀揣了向中国胶片电影时代怀念且致敬的思想。并以此获得观众的情感回馈。其次影片最重要的主题内核,则是关于父爱,亲情,这种被时代所压抑的“珍宝”,不经意被激化,就进发而出,反透出巨大社会压力之下的几许温情脉脉。片中的两位父亲张九声和范电影都怀着对孩子的愧疚之心。结局看似二人是为达己愿,不顾他人,但实则在亲情伦理上达成了和解,甚至同命相怜。不仅是二人的缺失在银幕上得到了共情,这种互文式的映照也使那个年代被遮蔽的情感无限放大!

尽管《一秒钟》的拍摄周期只有短短的46天,但是该片中国电影的整体生态带来了丰富的启示。它启发着电影创作者和电影观众关于电影艺术本身的思考,而这一点对于中国电影的良性发展至关重要。


一秒钟(2020)

又名:One Second

上映日期:2020-11-27(中国大陆)片长:104分钟

主演:张译 刘浩存 范伟 余皑磊 张邵勃 李延 于洋 刘云龙 常海军 曹瑞 唐孜悦 李晓川 于滨 王敏萱 宋家琦 杨铁城 王兵 

导演:张艺谋 / 

一秒钟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