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0-11-21

应承:影城


如果将原子放大到与地球同样的大小,那么我们会发现原子之中两个分子的距离,正好和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一样,或者和太阳与星星之间的距离一样。接下来你或许还会说:「至少在这两端的分子是实质的。」不过,科学说分子也不是实质的粒子,而是电的粒子。
  到了现在,科学甚至不打算接受粒子这个名词,因为粒子这个名称与物质的概念有关。「粒子」是一种物质,但原子并不是由实质的物质所组成的。物质是坚实的,拥有固定的形状,但分子不断地改变形状,它们比较像是一种波浪,而不是细微粒子。当一个波浪从水中升起时,在你甚至能够说出「这是一个波浪」之前,它已经又有所改变了。波浪不断地升起又落下。

m

动则精明,动则轻灵,动则健美,动则青春常驻。静生阴,动生阳。

m

若遇毁谤者,说无舌疮口报。《地藏经·阎浮众生业感》

m

一女士打电话给她丈夫:“亲爱的,我想买条项链。”
答:“好,买四条,一年四季换着戴!”
过了一会,又打电话:“老公,我想换个新手机。”
答;”好,买12个,一个月换一次!”
再过一会,再打电话:“老公,我想买汽车。”
答:“行,想买啥样的就买啥样的!”
女人说:“老公,你真好!”
一男人拿着手机说:“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机丢了。。。”

m

孔子少年时勤奋好学,17岁便因知识渊博而闻名鲁国。到了晚年,孔子喜欢阅读《易经》,但因其意义难懂,他一遍看不懂,就再再翻阅、反复学习 ,直至弄通为止。

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能阅读。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因此有相当的重量。

孔子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

最后,孔子把对《易经》的研究心得,写成了十篇文章,取名《十翼》。后人将《十翼》附在《易经》后面,作为《易经》的补充。

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他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智慧小语:孔子有一句名言:“学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意思是说:学习 一样东西不如喜欢它,喜欢它不如感到学习 它有乐趣。正因为孔子能够这样勤奋读书、刻苦专心,才能成为一代圣人。


应承(2020)

又名:Promise

上映日期:2020-11-26(中国大陆)片长:97分钟

主演:冯远征 李滨 于非非 岳红 戴玥 雷恪生 

导演:王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