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八年,风华年轻的窦文涛,在凤凰卫视自由的氛围下,开启了一档深夜的谈话节目,名字叫《锵锵三人行》,取“凤凰于飞,锵锵和鸣”之意。当时,像窦文涛这种自由的谈话节目几乎没有,甚至有点清谈之风。

后来,窦文涛总是调侃说,《锵锵》靠的是开黄段子起家。这当然是幽默戏谑之词。虽然嘉宾谈话之间,不免插科打诨,夹带着黄段子的谈笑风生。但这一档不痛不痒的谈话节目,不追逐热点,也不高大全。像三五好友的交谈,之中有碰撞、有争议,有思想,也有私心,展示的是一个真实的场景。

恰是在这种共情之下,散发着智慧的光芒的言论和谈天,引起了很多年轻人的兴趣。于是《锵锵三人行》渐渐开始走进更多人的视野。尤其是后来,《锵锵》的常驻嘉宾梁文道和许子东的加入,形成了《锵锵》铁三角。从1998年开播,到2017年停播,一件事坚持了二十年,窦文涛凭借在主持过程中游刃有余的调和能力,成了这个节目的灵魂。

要知道,当时和锵锵一样坚持了最久的节目,是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一个安静,一个热闹,构成了我们整个新千年以来,很多人的共同记忆。

现在,重新回过头来看,《锵锵三人行》能够成功,成为聊天谈话类,这种不痛不痒的慢节目中的一个例外。大概首先要归功于窦文涛,窦文涛的主持魅力,不是所谓的字正腔圆,他在主持人中也算一个异数,能够正经主持宏大的节目,也能嬉笑怒骂,在言谈之中,周旋于文化人、商人、演员等等各色人之间。内心有时候又是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情怀。恰是这些矛盾体的交融,让《锵锵》这档节目,能够从深夜陪伴人们二十年。窦文涛无疑是这个节目灵魂的核心。而在现在所有的节目主持人中,窦文涛或许会是最像知识分子的一个。

他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也有属于普通人的日常和小心思,这一个鲜活、真实的形象成就了窦文涛,也成就了《锵锵》。

后来,窦文涛在优酷开了一个《圆桌派》,换汤不换药,只是将原来的三个人换成了四个人,加入了八零后的代表蒋方舟成为常驻嘉宾,老中青三代同台,一支檀香,气氛融洽,迅速在年轻人之中圈粉。这样的节目,就像生活的一道调味品,没有许知远的特立独行,忧心忡忡,也没有李诞的清醒吐槽,人间不值得。这一档节目成了慢生活的一种必需品。

再后来,窦文涛出了另外一个节目,就是今天我想谈的《锵锵行天下》。到现在,《锵锵行天下》已经播出第二季。从第一季的国外回到第二季的国内。依然是三两好友,周轶君、许子东,三人开启一趟未知的漫游。做人文类旅行节目,跟旅行文学一样,尤其困难,一不小心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旅行攻略。一个曾经是战地记者,见惯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一个是大学文学教授,熟稔世界各国文学,一个是有着浓重知识分子味道,喜欢发现和探索的老饕。这三人的黄金组合,依然让这档节目,在一众聒噪的吐槽大会、奇葩说、乘风破浪的姐姐、中国新说唱等聒噪无比的时代中的一个清流,也让它成了一个例外。

我尤其喜爱这样的节目。我总是梦想着,如果不能亲自去旅行,就跟着别人脚步一起在路上。正所谓,旅行一趟回来,就不会依然故我。最重要的是窦文涛的沿途风景,让我看到的是温情,是流落在平凡人间的温情,比如第一集中窦文涛说要多拍一下别人家的店的举动。同时也看到悲悯和爱,比如抚摸草原上的马,回到失落的工业区,在那些别人遗忘的地方,回望和打捞过去的历史,过去的记忆。这可能就是这档节目的珍贵之处。

行走在真实的烟火人间,看到的是另外一番让人值得回味的生活。而不是形形色色的走马观花,在这个异常躁动的时代,这种坚持的路线和人文旅游方式,成了我深夜里的一剂良药。

在印度的古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当你走的太快的时候,要懂得停下来等等自己的灵魂。”,看《锵锵行天下》恰是这种感受,像一场灵魂的漫游。


锵锵行天下 第二季的影评

圆桌
圆桌 • 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