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豆瓣上看到一个帖子《大明王朝1566里的经济账》,里面提到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种植桑树可以获取更高利润,改稻为桑明明是产业结构升级,为何稻农们却如此反抗,觉得不合逻辑,我在最初看剧也有这疑问,最近渐渐想通了各中的道理。原帖链接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review/5040209/
剧里海瑞说“因为稻米可以吃而生丝不能吃”,这就是根本原因,简单到让现代人不可思议,算是大道至简。养蚕种桑搞纺织确实更挣钱,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农业结构也是由传统的季风水田农业转变成了市场导向型的城市园艺或者种植桑树茶树一类的经济作物,引发这种转变的关键就是市场,就是经济,为什么现代农民没有政府引导也能自发进行产业结构升级,而在剧里政府强制的作用下,稻农也拒绝进步呢?这样分析的时候我们都忽略了一个大前提,就是生产力水平。当前农民积极响应市场是因为无温饱问题,无生存之忧,明代嘉靖年间的农民却挣扎在温饱线上。明朝在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以前都是交物上税,稻农交米,桑农交丝,平常年份交完税还有结余口粮够农民过活,如遇丰年还能余下更多拿去买卖,这也是我国古代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强行要农民把稻田大面积改成桑田,就会面临一个问题,交完税没了口粮,而且市面上突然多了那么多桑农就会出现丝多粮少的局面,生丝价格暴跌,生丝换不成口粮也不能吃,农民会面临生存危机。也可能有人说浙江无粮,江苏有粮啊,这也是商机,可是古代的商品流通并不像现在这样通畅快捷更没有现在自由。而且季风水田农业有个很大的特征就是商品率低,我国南方河网密布,地形崎岖,耕地分散,人口密集,有了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以后单产量大幅提高,但之前单产量也不高,人均耕地,人均粮食均比较少,是无法做到高商品率的。
帖子里还说桑田稻田并不冲突,没有必要改稻为桑,桑树是落叶乔木或灌木,一般种在向阳的山坡上,水稻种植在平地,古往今来都是如此,表面看确实不冲突。我国江浙地区八山一水一分田,耕地稀有,平地向来优先发展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种在山上,这是也提高土地利用率,也能看出粮食先行的传统,而且坡上种桑树还能保持水土。但并不代表桑树只能种在坡上,剧中中央的政策是大面积种桑,如果把其他的经济林改为桑树也应该是可行的,但不够,稻田相对来说面积更大土地更集中,土壤也最为肥沃,见效最快,改稻为桑本来就是为了填补财政亏空想出来的剜肉补疮的主意,自然要来钱快的门路。
然后从思想观念的角度分析一下为什么农民拒绝改稻为桑,还有我国实现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时间跨度也比西方长。我国古代是典型的农业大国,有很多固有的思想观念,用心理学家荣格的观点说就是集体无意识,世代遗传根植于我们的血脉之中。与拒绝“改稻为桑”相关的应该有这三条:一是对饥饿的恐惧,国人连见面打招呼问的都是“吃饭了没”,温饱当先,当代国人表意识里逐渐没了对饥饿的恐惧,但也都对吃有着谜一样的情结。二是思想保守拒绝改变害怕冒险,这也是东方农耕文明和西方海洋文明很大的区别。三是对官府不信任。出于这三种思想观念,别说官府强制改稻为桑会激起民众反抗,就算像剧里胡宗宪说的缓和三年,也未必能成功,就算官府循循善诱,逐步推进“改稻为桑”也未必能顺利进行。其实我个人理解,胡宗宪说的缓缓,要缓的未必是农民,而是上面吧,想缓缓财政亏空用别的方法解决了,就不用去逼迫盘剥农民了。
我要阐述的就是第一产业是发展其他产业的基础,食物在马斯洛需求理论的最底层,却是最关键的根基。
这样的道理以及改稻为桑的隐患,为什么海瑞能看清,而以嘉靖严嵩为代表的中央还要一意孤行?其实我觉得这是这部电视剧要探讨的主题之一,就是海瑞的政治观是从下往上的民本思想,嘉靖等人的却是从上往下的君本思想。海瑞认为农民农业才是国家之根本,民安才能国强。嘉靖却认为国家之根本在君权在中央,中央不乱国家就不会乱不会亡。所以这部剧的副标题是《海瑞与嘉靖》,其实我没有办法判定他俩到底孰是孰非,我只觉得两头兼顾才能成就盛世明君。他俩会有如此极端的看法也是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决定的,嘉靖从未忍饥挨饿过却日夜担心大位不稳,所以他重权谋,海瑞生活清苦,深知民生艰难,因而认为国之本在民在农。
最后再反驳一下原帖关于《雍正王朝》“摊丁入亩”的戏份应多于“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的观点。“摊丁入亩”主要目的其实不是给农民谋福利,而是为了解决土地兼并造成的国家税收困难国库空虚。大部分的土地掌握在士紳手里,他们却不用交税,必然会导致农民流离失所,国库空虚,所以“士紳纳粮”和推行“摊丁入亩”的基础,而包括“火耗归公”在内的三条改革都是国库亏空,国家向士紳要钱的策略。而且《大明王朝1566》和《雍正王朝》精彩的地方都在于政斗,农民是没有资格参与政斗的。所以编剧的安排是非常合理的。
以前我看不懂沈一石这个角色,最近看了《血观音》,对比一下棠夫人,沈一石现在都理解了。之前我觉得《血观音》的表层故事是政斗,核心故事是探讨人性,现在觉得,我可能表里搞反了。看不懂沈一石的人建议搜索一下baishoutao就大概明白了,这也是《大明王朝1566》的另一个主题--官商一体,我自觉能力有限就不分析了。

大明王朝1566(2007)

又名: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 / 嘉靖与海瑞

主演:陈宝国 黄志忠 王庆祥 倪大红 祝希娟 徐光明 张志坚 郭广平 闫妮 郭东文 郑玉 张子健 王雅捷 王劲松 赵立新 徐敏 谭凯 肖竹 甘雨 刘毓滨 晋松 刘立伟 赵雍 徐成峰 王宇 陈之辉 杨涵斌 王戎 马小宁 胡灵灵 林海韵 三浦研一 穆泓屹 李婧 耿长军 

导演:张黎 / 编剧:刘和平 Heping Liu

大明王朝1566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