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8-08

大明王朝1566:用心去猜历史

张黎与刘和平的导编搭档,差不多是历史剧的最高配了。一个执导《走向共和》、《大清盐商》和《人间正道是沧桑》,有人评价他是“国产电视剧第一导”。
一个主编《雍正王朝》、《李卫当官》和《北平无战事》,至今都是历史剧的标杆级作品。
而这部《大明王朝1566》,是两人灵感巅峰状态,“天雷地火”般的合作结晶。

如今高居豆瓣榜首的剧,当年播出如泥牛入海,经历十年的沉淀,世间才知其醇香,二次播出相隔十年的跨度,也侧面反映出了当年的情况和当下的评价。
笔者也是在成长起来,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后,才补上此剧。不得不说这部剧中,张黎刘和平堪比天人,此番合作鬼斧神工。
附赠一个笔者喜欢的《【大明嘻哈王朝1566】天下第一疏·门神崛起》rap对决——明嘉靖四十五年,明代清官海瑞上《治安疏》,而后与嘉靖皇帝展开了一场rap对决。
请务必点开欣赏↓
【大明嘻哈王朝1566】天下第一疏·门神崛起
《大明王朝1566》里,所有人都是聪明人,天下大势、时代洪流,人人奔涌向前。
目前我们的国产剧中,再难出现这样高智、高配——高下立判。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先讲讲张导的选角。
-1-
顶级演员阵容
剧中十几位国家一二级演员欢聚一堂,共商国是,不可谓不豪华。
更难得的是这些大咖没有一个是《人民的名义》那样,客串几集就领便当。每个人的角色都深入刻画,称得起用心至诚,七千万巨资令人信服。
权力中枢组(七人)
权力中枢七人里,时年46岁的倪大红要演86岁的严嵩,和52岁的张志坚饰演的严世蕃对父子戏。
戏里倪大红形态孱弱,温和儒雅,和光同尘又暗包祸心,当他说出“有胡汝贞在一天,我们严家就不会倒”时,让我相信,能够在嘉靖手下二十年不倒的权奸就是老年倪大红了。
同时张志坚扮演的严世蕃又凶又戾,丝毫不藏锋芒。
第一集里一人对骂高张时水来土掩,借周云逸的死转移话题,怒吼一声“怎么敢做不敢认!”
——这种能和忠良分庭抗礼的人,才是会被皇上选来制衡的局势的棋子,而非大多数剧中一味谄媚的奴才。

余下五人,
陈宝国(饰嘉靖),国家一级演员;
郭广平(饰裕王),国家一级演员;
刘毓滨(饰高拱),国家一级演员;
郭东文(饰张居正)依然是国家一级演员;
肖竹(饰徐阶),建国初陈强老前辈的门生,离休干部,戏剧学院教授。
简而言之,除了权奸父子,低于国家一级演员的都没法在权力漩涡中立足。

宦官参政组(五人)
太监组顶梁柱五人中——
吕芳(徐光明饰)老练宽和,
陈洪(刘立伟饰)阴毒功利,
黄锦(赵雍饰)忠厚仁慈,
冯保(徐成峰饰)逢迎隐忍。
全都是全方位描绘角色。
王劲松(国家二级演员)饰演的杨金水更是亦忠亦奸,若仁若毒,重情而阴刻,谨慎而嚣张。这个角色也让他在“知乎”的演技话题里风头一时无两。
五个奴才性格大相迥异,但都丝毫没有违和感。

封疆大吏组(六人)

处于鸡头凤尾的承上启下六人里,郑泌昌(甘雨饰)何茂才(王戎饰)两个封疆大吏是我观看弹幕时观众认可度排名前三的cp。
扮演者甘雨是国家一级演员,王戎是国家二级演员。
甘雨饰演的郑泌昌懦而奸,讲话讲到用心处颔首点指,可以看到任职多年仍有当年进士及第的书生意气的残影;
王戎饰演的何茂才莽而狠,编造“通倭”罪名陷害海瑞时身子向前一探、语调狠压,如此恶毒的主意出自他口则显得合情合理。
王庆祥(国家一级演员)饰演的胡宗宪,被嘉靖帝多次称赞“老成谋国”,眉头常年紧缩,只有遇到海瑞时才舒心而笑。在内阁之下地方官之上,想要撇清党派,当个为国为民的忠臣何等困难,看看王庆祥的胡宗宪,就一目了然了。
徐敏(国家一级演员)、王宇(国家一级演员)扮演的赵贞吉、谭纶,世故而忠心,颇具看点。“楚霸王”谭凯扮演的“纸上谈兵”高秉文,书生骨气同样彰显无遗。

钦点县官组(两人)
为民请命的全剧最佳CP海瑞(黄志忠饰)和王用汲(郑玉饰),让人太过难忘。
“直声震天下”的王用汲被郑玉以一种温润如玉的方式表现了出来,与黄志忠(国家一级演员)的海瑞相互扶持,刚柔并济,这种伯牙子期之交令人神往。
海瑞的坚定,机敏,精通官场法则却坚决不同流合污的态度,黄志忠嘴角一拉全部展现了出来。在剧中,他不是那个被误传为“万年青草”的海笔架,而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海刚峰。


其他组
除此之外,海母扮演者祝希娟是首届百花奖影后,田主簿的扮演者马小宁是国家一级演员。
武职两个主要角色,戚继光扮演者陈之辉是武术运动员,齐大柱扮演者晋松是退役运动员。
每个扮演者,都可以看出是导演通过或力邀助演,或精心挑选决定下来的。
“挽弓当挽强”,弓已拉满,剩下的就看箭长不长了。

-2-
以小点大的剧情
(以下涉及部分剧透)
这部剧以小点大,多处开花。
内阁里群臣与司礼监同皇帝周旋,下方徐派与严派地方官员掣肘,基层海瑞王用汲为民抗争,织造坊一条若有若无的线贯穿三者——将决策层,执行层与基层的官场生态完全展现,也深刻揭示了民与官的尖锐矛盾。
在角色刻画上,没有一个人表现出脸谱剧里奸佞应有的样子,所有人都做着自认为正确的事情——
严世蕃敢理直气壮地指责张居正,叫嚣“你也敢跟我侈谈为国!”
郑泌昌何茂才为完成“改稻为桑”的国策,不仅分文不贪,还得想着怎么保住自己的脑袋。
如此“人人为国”,却落得个国库亏空民不聊生,着实有问题。


在剧中,编剧探讨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剧中官员大都是忠奸两面——
与严派勾心斗角的徐派清流领袖、内阁次辅徐阶,剧末成为了学生张居正土改的首当其冲的大地主;
浩然正气的张太岳,为了倒严竟说出“不管两县灾民,让事情闹大,严党自然就倒了”令人咋舌的话;
“老成谋国”的胡宗宪,不论如何都不肯背叛恩师,哪怕知道严党误国;
更不用说严嵩严世蕃等权奸认为国家运行离不开自己,郑泌昌何茂才等贪官只求推行国策保全性命。


但忠与奸存在一个比例问题。
只会贪污的蠹虫,如田主簿,是蠹不到官僚阶级上层乃至中层的,只能在下端游走;
真正的国之巨蠹,是做一件“用心体国”的事,贪三分“慰劳体己”的赃。
表面上有几分为国为民的功,却暗度陈仓,中饱私囊——严党正是如此。上行下效,层层贪剥,穷了民与国,富了经手者。
因为有几分功,也导致严党倒台的时候,没有引来群众的欢呼,而是持久的沉默。这种忠与奸的辩证探讨,才更像一个完整的人,更接近历史真相。
朱七在抓严世蕃时,将沈涟与杨继盛这样的骨鲠之臣一带而过,被严家父子迫害的忠良不可计数,二十年间党羽遍布,泯灭良心共同发财。
严世蕃的那一句毁堤淹田轻轻松松让九县几百万人民流离失所,只为了填补自己贪剥而欠下的国库亏空,但他至死都认为国库亏空不是自己的过错。
沈一石号称富可敌国,被抄家时竟无余财,郑泌昌何茂才也坚称自己只受贿一小部分,不该承担主要责任。
上上下下众人拾柴,都说火不是自己点的,但火终究是烧大了。这种狂欢导致恶果,在当下社会亦有影射。
△沈一石自我了结

严家倒台后,海瑞的死谏拉开了帷幕。
海瑞认为,满朝上下都知道,能让严嵩这种贼臣活跃二十年,是因为嘉靖不上朝,自以为运筹帷幄。满朝皆知却人人不言,海瑞就要做这个为天下先者,去骂君父。
嘉靖自作聪明了一辈子,被如此撕破脸地痛骂当然是大发雷霆,史书上寥寥数语嘉靖就宽赦了海瑞,剧中陈宝国将嘉靖的心态变化表演地非常到位——
怒而问责,后稍有反思,日日看海瑞的奏疏,愤怒却找不到反驳的点,于是让国子监那帮“没什么用的书呆子”帮他据理力争。
但意识到自己确实存在问题的嘉靖,忍不住悄悄去见了海瑞,寄希望于海瑞会被说服。
然而海刚峰就是海刚峰,秉忠直言所言具实又怎么会被驳倒呢。嘉靖逐渐变得无助,像个孩子一样自责,最后向徐阁老道歉,整个转变让人不禁叹惋,弃道服而换龙袍也令见者哀伤。
最后,嘉靖只得以江山君臣作解释,告诉海瑞君臣是一个平衡的状态政治才能够稳定。
△嘉靖狱中审海瑞
至于海瑞认可不认可稳定的政治生态,历史已经告诉我们了答案——
嘉靖对海瑞名为贬斥,实则高捧,认可了其“国之利器”的名号,托与裕王来治国。最后给裕王的遗诏也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年少成名的“天才”皇帝的落日余晖。

-3-
谨慎的历史之心
史书删芜就简,一件大事也只有寥寥几字,真相早已被时间掩埋。
尽管历史不会是简单的重复,但在历史中不断反复的人性本质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但这部剧我们可以看到编剧和导演对历史的谨慎用心的猜测,意图还原一个最真实的封建王朝政治环境;
演员们经过对人物的反复揣度,在每一场通告里都不以简便的脸谱表演,致力于刻画一个完整的历史角色。
各方各面,都用心精妙,诚意盈溢。能有这般格局的历史剧,是艺术之幸。


欢迎大家告诉四月鹿想看什么~
事如春梦了无痕,苟不记之笔墨,
未免有负彼苍之厚。
欢迎关注“纭开见鹿”(MeetAprilLu)

大明王朝1566(2007)

又名: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 / 嘉靖与海瑞

主演:陈宝国 黄志忠 王庆祥 倪大红 祝希娟 徐光明 张志坚 郭广平 闫妮 郭东文 郑玉 张子健 王雅捷 王劲松 赵立新 徐敏 谭凯 肖竹 甘雨 刘毓滨 晋松 刘立伟 赵雍 徐成峰 王宇 陈之辉 杨涵斌 王戎 马小宁 胡灵灵 林海韵 三浦研一 穆泓屹 李婧 耿长军 

导演:张黎 / 编剧:刘和平 Heping Liu

大明王朝1566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