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一位20年不上朝,却仍然大权在握,手握生杀大权,国库银两,掌握国家命脉的皇帝;
海瑞,一位直言上疏,谏言皇帝过错,却仍官职升迁,不需舍身成仁仍名留青史的名臣;
当然,编剧的功力深厚,虽然不是历史上发生的事情,却仍然能按照各自人物的性格使事情发展下去,而且还合乎逻辑,让看官觉得就应该是这个人的做事反应。
原著我没有看,直接追的剧。
这部剧真的是连每个配角演技都在线,甚至是只有几岁的小世子。


倪大红老师版的严嵩,少了狠厉,多了一些暮年时分的凄婉,也多了一些严嵩的内心独白,严嵩一步步走到这里,一部分原因也是为了给嘉靖背锅;
高玉良书记版的严世蕃外貌比之历史人物美化了不少,性格也跋扈了许多,看的过程中,就有很多弹幕说这个人物比历史人物逊色,严世蕃起码是聪明的,跟随父亲在官场摸爬滚打,而且还是位首辅父亲,即便再过骄横,也不会没有脑子;
胡宗宪的两难,君师两难择,电视剧将胡宗宪的谋事都标榜为为了平衡,为了老师严嵩,为了皇帝,即使最后大病缠身,告老还乡之前依然先会会海瑞,表白内心,就像绕道截高翰文,为其指点一二一样,都是为了大局;
赵贞吉为了进入内阁在浙江审案子时候的种种心思谋划,面子上的堂堂大义,回京之后为了讨皇帝开心,将百姓疾苦底层官员的事情放置一边,硬生生划出65万两给皇帝造观,即刻进入内阁时遮不住的欣喜,一路上讨厌海瑞却又将海瑞当顺手的枪,这个角色一开始,观众是将其放在与胡宗宪一样的地位来看的,随后一步步展现其真正的内心,到最后的审判海瑞时急切的想判处海瑞死刑的内心就很顺理成章;
杨金水在地方的跋扈和保命装疯的逼真,到38集吕公公将杨金水带出北京城去给太祖皇上守陵,远离一切阴谋诡计,才让其放下戒备,不再装疯,那一刻眼神的变化真是恰到好处,演员诠释的太好了,留下的眼泪和跳下水的那声嘶吼真的就是神来之笔,忍辱负重换来一条命的重负刹那间解除;
沈一石的小心谨慎,却又洞若观火,对皇宫对司礼监对各路官员对皇帝的揣摩到了顶峰,不愧是首富,死后仍能给芸娘一个保命符;
李妃的聪明和害怕;徐阶的隐忍;陈洪的阴鹜,上位之后的得意;吕芳的媳妇心态;王用汲和海瑞之间的相知朋友情;淳安县丞牢头的察言观色;郑必昌何茂才这一对搭档的处处谋划却又难逃大局;芸娘常年身处政局的聪慧机敏;高翰文的书生意气;各路太监心怀鬼胎,见风使舵;难得看见影视剧中正面的锦衣卫;知恩图报的大柱,烈性的大柱媳妇;毫无脾气以夫为天的海瑞媳妇;傲娇的李时珍;虽难伺候但心善的海母;汲汲营营为仕途的赵贞吉;炮筒子高拱;神童有远见的张居正。
真的难以全部列举,一众戏好的演员,扎实的剧本,才让这个剧在十年之后仍然好评如潮。


整部剧细节处理的特别好,海瑞发放禄米官员不满引起哄闹,部下来禀报的时候,赵贞吉由其慌乱的神态步伐判断事情紧急且严重,就立即出手制止了其开口,并将人带到门外,小心谨慎的支开两位看门太监还是锦衣卫之后,还带着禀报人往前走了几步,只短短一分钟的戏,完全反应了赵贞吉贪图名声和政绩的心态,并不是如海瑞般把百姓放在第一位,放在第一位的永远只能是自己的前途,和用来讨好皇帝的手段。
还有几个司礼监太监给皇帝禀报的时候,都出现过,跪着“滑翔”,吕芳,黄锦和陈洪,直接反映出嘉靖皇帝的喜怒无常,色厉且不内荏,身边人办事的惶恐心态。
陈宝国演的嘉靖自带了演员一身正气的属性,即使翩翩道士宽袍,远景构图,一身白衣,飞扬的头发,随风的道袍,颇有羽化的意境,但,拉近景,就会有这是个正气凛然的皇帝的既视感。




这确实是不容易把握的角色,一心修仙,不理朝政20年,却又从没有让大权旁落,权臣当道或者宦官专权,生死大权,银子划拨,仍握在手心,不得不说,嘉靖是一位十分懂得帝王之术的皇帝,利用宦官平衡大臣,利用严嵩平衡清流,利用裕王制衡严党,利用陈洪的狠厉制衡清流言官的死谏,玩的一把好人心,嘉靖在其中游刃有余20十几年,当然历史上真实的嘉靖是否真的如此睿智,把握人心,把握百官动态如此细微,不得而知,但就这20年的时间跨度,国家政权没有大乱来说,嘉靖是聪慧的,否则也不会选为正德之后的皇帝人选。
过慧易狂。过于聪慧的人,是自负的,嘉靖很相信的自己的制衡之术,相信这套帝王之术可以完全控制百官,控制宦官,控制整个国家。可是,独独忘了,带领大家致富,增强国力,只是沉浸在修仙的世界里不能自拔,国家机器照常运转,并且还在自己掌握之中,嘉靖就很满意,至于政绩,至于国力,从来都不是修仙的忠孝帝君考虑的俗事。
海瑞,上学的时候,历史课本里的海瑞是个从不说假话,一心为百姓谋福祉,给皇帝上疏的直臣,简朴节约到过分,留下最深的内心OS就是,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的官?世界上真的有这样的官吗?要是还有这样为百姓着想的官能让我们蒙福祉就好啦!


当我在《明朝那些事儿》中见到海瑞的形象就已经颠覆了,不敢相信海瑞竟是如此这般不堪,并不是我心目中美化出来的那个样子,竟然是个愚笨的人,如果这是历史上真实的海瑞的样子,那确实描绘的够真实,就是我身边可以听到的人的事情,不再那么高大上,不再那么光辉形象,而是也有人的恶,也有人的惰,也有人的虚荣。
过刚易折,嘉靖时期为了天下人之口,再者嘉靖毕竟不是夏桀,不会去挖比干的心,再到隆庆时期的重用,到后期的虚职以待,因因果果还是源于海瑞自己谏言一招走天下,却没有修能力致仕。
海瑞有一座右铭:“三生不改冰霜操,万死常留社稷身 。”这句名言,刻在海南琼山海瑞塑像后面的“扬廉轩”两旁。
这部剧虽然是明朝背景,但是配乐多采用了西方古典音乐,尤以法国、德国、希腊音乐为甚,当海瑞、嘉靖、严嵩等人出现时播放西方古典音乐,竟然意外的很和谐。
“疯”掉的杨公公差使手下去接圣旨,每个人都是为了敷衍这个“疯子”,没想道,圣旨真的就到了,想起的莫扎特的第40号交响曲;
海瑞备好棺材被捕是的配乐是Echoes《仲夏迷宫》。
对配乐感兴趣的童鞋可以在这个歌单里面听,再次感谢整理者,太赞了,竟然整理出来了《大明王朝1566》的配乐。
《大明王朝1566》配乐
看剧时,包括看影评,是有很多人说这部剧抬高了海瑞和嘉靖,把海瑞捧的像个神人,不畏天不畏地不畏皇帝,舍妻抛家,只求真言进谏,美化了嘉靖,把嘉靖吹嘘的过于开明,过于睿智。
其实真实的历史,谁也说不清楚,哪怕是正史。
看史不就是为了思辨,反思吗?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这部剧确实做到了以史为诫,即使是07年的老剧,却仍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真的是一部饕餮盛宴,无论主配角演员的演技还是配乐,甚或是开智部分,都是值得多多回看的好剧。

大明王朝1566(2007)

又名: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 / 嘉靖与海瑞

主演:陈宝国 黄志忠 王庆祥 倪大红 祝希娟 徐光明 张志坚 郭广平 闫妮 郭东文 郑玉 张子健 王雅捷 王劲松 赵立新 徐敏 谭凯 肖竹 甘雨 刘毓滨 晋松 刘立伟 赵雍 徐成峰 王宇 陈之辉 杨涵斌 王戎 马小宁 胡灵灵 林海韵 三浦研一 穆泓屹 李婧 耿长军 

导演:张黎 / 编剧:刘和平 Heping Liu

大明王朝1566的影评